“一天卖光300斤卤菜”“月入10万轻松躺赚”……在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摆摊致富”故事铺天盖地,吸引无数人跃跃欲试。然而,真相究竟如何?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隐藏的,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韭菜局”。

一、“暴富”诱惑下的血本无归

河北的闫柯夫妇就是这场骗局的受害者之一。今年3月,他们被短视频中“师傅摊位前排长龙,一锅卤菜半小时售罄”的画面打动,交了2980元学费远赴安徽学艺。然而,回老家摆摊后,生意惨淡到“一天只卖五六十元”,甚至发现同城多个路口都摆着“同款卤菜摊”,竞争激烈到“连摆放方式都一模一样”。

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广东的王先生花5000元学习牛杂煲,却发现师傅给的配方和网上的免费教程相差无几;浙江的小何被“摆摊10年创业成功”的女博主吸引,对方却在她犹豫交费时直接拉黑。


二、“流量秘籍”背后的造假产业链

这些“摆摊导师”的套路,早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造假链条:

  • 雇托演戏:直播间里反复出现的“白衣大爷”、限购噱头,实则是专业场控和群演撑场,一旦有人质疑,评论立刻被刷屏淹没。

  • 虚假宣传:号称“正宗黄河大鲤鱼”的摊主,私下承认“都是养殖货”;宣称“独家秘方”的卤菜,味道却被顾客吐槽“不如路边摊”。

  • 流量收割:通过建群“退款刷单”、复制文案投流,营造线上火爆假象,最终目的却是高价卖课。一名学员透露:“师傅赚的根本不是卤菜钱,而是学费”。

更荒诞的是,一些受骗学员竟“转型”成新导师,以更低学费招揽下一批韭菜,形成类似传销的扩散模式。


三、为什么总有人前赴后继?

“失业焦虑”和“暴富幻想”是两大推手。湖北的李薇失业后花2000元学小吃,结果被导师指责“直播没做好”“视频不吸引人”。直到她转向正规培训机构,才真正掌握选址、调味等实用技能,逐渐回本。

这些案例折射出部分群体的现实困境:低门槛创业看似是救命稻草,却因缺乏经验和资源沦为骗子的猎物。而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无形中放大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让“造富神话”更易击中焦虑人群。


擦亮眼,别让“学费”变“智商税”

  1. 警惕“轻松致富”话术:真正赚钱的生意,没人会低价兜售“秘籍”。

  2. 实地考察再交钱:直播间的人气可能是演的,线下的真实客流才是关键。

  3. 选择正规培训渠道:技术、选址、运营缺一不可,靠谱机构往往有实体经验和长期服务。

  4. 平台与监管需发力:短视频平台应限制虚假宣传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则需严查“收徒诈骗”。

结语

摆摊本是小本生意的缩影,却在流量裹挟下异化成“割韭菜”的工具。与其迷信“月入10万”的童话,不如脚踏实地积累经验。毕竟,真正的财富密码,从来不是靠“交学费”就能买来的。

#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十万靠谱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