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身姿曼妙、仪态万千,S型曲线迷倒无数人;
TA能默默做配角,也可占据C位,颜值能打,还能屈能伸;
TA还超百搭,管他是粗犷还是丰润,细瘦还是华丽,CP感随时拉满;
最关键的是,虽然入行就是“跑龙套”的,
但却始终坚守,最终一度逆袭为“顶流”!
哦豁,哪位“配角”这么牛?
不卖关子了,有请 中国传统纹样·「卷草纹」!
若把中华文明比作一部史诗大片,卷草纹大概是那个“戏份不多却贯穿全场”的 黄金配角。
它既不像龙凤纹般自带主角光环,也不如青花瓷纹样那般家喻户晓,却默默在壁画、石刻、瓷器、丝绸上“跑龙套”几千年,最终“熬”成了横跨欧亚的文化顶流。
今日 清明 ,宜缅怀,宜传承。
欢迎来到 【纹YOUNG二十四节气】 特别专栏。
由 湖南卫视、芒果TV与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 ,
联合 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 及 南京市博物总馆 为您特别呈现。
「卷草纹」是一种由主茎 “S”型波状曲线 和 “C”型曲线 所构成的重复组合纹样,动静结合的曲线让它充满了生命的跃动感,别具韵味。
可能是因为曾经过于“小透明”,关于「卷草纹」的演变,说法不一。有说它是由早期的 植物纹样 演变而来,最早见于原始陶器,在汉代开始初露端倪;也有说它与 卷云纹 大有关联,在商周青铜器上已有“S”型曲线。
无论如何,卷草纹的诞生与流行可以追溯到老祖宗们对 花草的偏爱 ;更在隋唐时期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它不仅承包了敦煌壁画的边角装饰,还随着遣唐使东渡日本,成为备受追捧的 “大唐限定纹样” ,诞生出 “唐草纹” 的风格细分。
风靡东亚不说,「卷草纹」还成为了有名的“国际纹”——不仅与 阿拉伯藤蔓纹 隔空撞脸;更在 法式中国风 (Chinoiserie)里,用巴洛克式的华丽转身点亮了18世纪。
南京市博物总馆 吉州窑褐彩卷草纹瓷瓶 (宋)
是的,「卷草纹」流转于敦煌藻井的华彩、宋元瓷器的釉色,见过石窟的粗犷、织锦的丰润以及大洋彼岸的风景,也 被今人赋予摩登的轮廓……「卷草」无锋,却刻下数千年文明的年轮。
这位配角的逆袭,本质是中华文明的“兼容性Buff”:它既能吸收埃及的莲花、希腊的茛苕、阿拉伯的藤蔓,又能用盛唐的气度把它们熔铸成“中国芯”。
下次再见到卷草纹,不妨对它说一句:“活久见啊,老铁!”
走!这个清明假期,去博物馆“踏青”吧!
今日互动
你身边的「卷草纹」长什么样?
不如在评论区,晒晒你生活里的「卷草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