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康复医院牢记"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谆谆嘱托,联合驻村干部协同"娘家""婆家"党组织,整合驻地残联专干资源,构建起政策扶持、信息共享、情志疏导、康复服务、就业帮扶"五位一体"支持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就业帮扶篇:身残志坚绽芳华

在党组织"双家联动"帮扶机制下,退伍军人郑俊亮创办的50亩葡萄采摘园硕果累累。这位与强直性脊柱炎抗争二十载的硬汉,不仅为20位村民(含4名残疾人及2名残疾人家属)提供稳定就业,更以"拄着双拐种出甜蜜事业"的奋斗精神树立自强典范。医院协同12名省派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云端帮扶群"精准对接资源,助力"智能5G兔王"高中民实现年出栏400万只的产业规模,产品畅销云贵川及江浙沪等地区。这位带动36户残疾人家庭致富的"新农人","五一"前夕荣膺菏泽市劳动模范称号,其"授人以渔"的帮扶模式获央视专题报道。


康养融合篇:残健同行筑坦途

依托"全国康复研究基地北方中心"技术优势,医院创新推出"流动康复服务车+定点机构"融合模式:累计开展儿童脊柱侧弯筛查1.2万人次,实施罕见病康复救助67例;教育康复部通过个性化干预,助力43.6%的特需儿童回归普校;组建"周末特教先锋队"赴8地市开展技术帮扶,培育康复骨干800余人。在"全生命周期康复"理念指引下,构建起涵盖5400人次的辅助器具适配体系,创新"体外反搏心肺康复""DSA介入血管康复"等特色项目,为弱势群体筑牢健康防线。


文化铸魂篇:雷锋精神的时代注脚

将"善和"文化深植血脉,全院践行"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学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立志做雷锋"的行为准则。从为残疾儿童适配矫形器的毫米精度,到深入田间地头的康复义诊;从老年友善医院的适老化改造,到"第一书记"帮扶群的24小时在线答疑,2.3万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丈量着医者仁心。当67名聋儿清晰喊出"老师好",当400万只帮扶肉兔走进长三角餐桌,这座"有情怀的康复医院"正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大众新闻 郭金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