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据台媒《军武频道》4月3日报道,近日解放军在台湾恒春外海空域驱离美国军机,双方发出激烈对话。美机声称进入“国际空域”,依照国际法飞行,而解放军强硬声称,这是“中国台湾24海里区域”,并展开强势驱离态势,在台海空域划出震慑“台独”的钢铁防线。这场惊心动魄的空中对峙,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坚强意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绊脚石”是外部干涉势力,尤其是美军。中国统一台湾,始终是把外部干涉势力因素考虑在内的。此次驱离美机之所以受到关注,关键词在于解放军的一个“敢”字,解放军不再投鼠忌器,决心放手一搏,狭路相逢勇者胜,挫败外部势力干扰寻求破局。解放军的大动作是,强势接管中国台湾的领空和领海,使台湾海峡成为中国的“内海”。任何外部势力敢挑战中国的国家主权,那就试一试解放军的手中长剑锋利不锋利。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每当国家主权遭遇挑战之际,"敢"字当头的斗争精神始终是中华文明赓续不绝的基因密码。在解放军强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面前,美国的军机灰溜溜跑了,美国的航母也灰溜溜跑了。虽然美军早找好了冠冕堂皇的逃离理由,但对于台军而言,美军以什么理由离开,对他们都是当头一棒。



我们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将士的“敢字当头”大大点个赞,在殷商甲骨文的刻痕里,"敢"字以手持戈的勇武姿态跃然龟甲,昭示着华夏先民捍卫家园的原始血性。战国时期墨子提出"非攻"主张,其本质是以强大防御能力遏制侵略,这种"以战止战"的智慧恰是"敢"字的哲学升华。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的豪情直面十六国联军,并且取得了伟大胜利,这展现出什么样的文化内涵?这正是五千年文明淬炼出的"敢战"基因在当代的延续。当美机把中国台湾空域视为“国际空域”时,解放军飞行员用"这里是中国"的铿锵警告驱离敌机,延续的正是这种文明血脉中的英雄气概。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构筑的国际法理大厦,早已将台湾回归的法理事实铸成永恒。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如同定海神针般稳固。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已进入关键时期,驱离美机的雷霆行动,是解放军的一次“亮剑”,但同时我们又观察到,解放军战机始终保持专业克制,既在战术层面形成压迫态势,又在战略层面预留转圜空间。维护国家统一的军事行动,始终在《反分裂国家法》的框架下依法实施。东部战区常态化的战备警巡,每个战术动作都经得起国际法检验。这种将法治思维融入军事斗争的准备,既彰显文明古国的法治传统,又展现现代大国的责任担当。这是《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现代演绎,展现新时代大国军队的成熟与自信。



我判断解放台湾问题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以前美国智库判断是2027年,现在看来可能等不到那个时候。原因在于民进党当局越来越疯狂了,把大陆定性为“境外敌对势力”,并且出台臭名昭著的“拒统17条”,这给了解放军统一台湾一个完美的理由。国台办狠批赖清德的“17项策略”是反和平、反交流、反民主、反人性策略,解放军的围岛军演气势如虹。王师南定台湾日,五星红旗插在日月潭畔迎风飘扬的时间不远了,世界终将明白:民进党当局放着“和平统一”的阳关大路不走,偏要走“台独”的独木桥负隅顽抗被动接受统一,纯属自作孽,不可活;美军的色厉内荏,只能再次演绎“纸老虎”的本色,吓不倒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