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小婷如约来到咨询室,在一阵寒暄之后,她对我讲述了她的困扰。
小婷说她工作很努力很认真,但是就是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而且她还经常背锅、打杂。
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成了她整个情绪暴发的导火索。
小婷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投标专员,平时主要负责公司的投标工作,比如:制作标书以及参与投标等等。
现在大部分地区的项目投标都是在网上进行,但是有些地区的项目,还是需要到现场去投标。
上个月月底,小婷所在的公司参与了一个需要去现场投标的项目。
由于距离较远,所以老板找了个当地的朋友去帮忙投标。
小婷把标书做好后邮寄给对方,并再三叮嘱对方去投标时,要记得带身份证。
结果在开标当天,对方还是忘记带身份证,导致没能成功投标。
老板得知后,把小婷一顿臭骂,说她这点事都干不好,还不如把每个月给她的3500块钱工资,拿去养头猪。
小婷觉得很委屈。
小婷也在别的单位上过班,但也同样会出现不被领导重视,经常背锅、打杂的现象。
她现在整个人都快抑郁了。
职场中的“闲聊”必不可少
美国心理学家欧文·阿尔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曾提出过一个“社会渗透理论”。
从“社会渗透理论”的角度来说,人际关系深度决定资源获取。
那些不擅长“闲聊、反馈互惠”的人,很难建立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网络。
在跟小婷的交谈过程中,得知小婷属于那种埋头苦干型,不是那种擅长“闲聊”的人。
并非小婷很高冷,而是她觉得,好好把工作做好就行了。
至于工作中的那些人情往来,能有多少是真实的,既然如此,又何必跟大家有太多交集呢。
但是,事实上在职场中,如果我们忽略情感账户的积累;
就可能会出现在关键时刻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心理支持”,从而出现不被领导重视,经常背锅、打杂等情况。
有人会说:“我就不是那种‘喜欢闲聊’的人,该怎么办?”
不要气馁,你只需要记住“蘑菇定律”就行。
“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通常指的是一种职场或组织管理中的现象,其核心含义是:
职场新人或基层员工,在成长初期,往往会被置于一个“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往往缺乏资源、指导或关注,像蘑菇一样在“被忽视”的状态下野蛮生长。
所以,当我们在职场中遭遇不被领导重视,经常背锅、打杂时,就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正在野蛮生长的蘑菇。
当然了,有可能领导真的有在通过“蘑菇定律”观察我们的适应能力、抗压性和主动性。
也有可能是我们想多了,人家领导压根就没有往这方面想。
不管哪种情况,在我们遭遇不被领导重视,经常背锅、打杂时,我们仍然可以都将此,归类到“蘑菇定律”中。
如果,我们已经成了一朵小蘑菇,这时候可以试着主动跟领导和同事沟通,以便积累自己的“情感账户”。
哪怕,你很不情愿这样做,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可以适当做出改变“委屈”一下自己。
另外,我们成为小蘑菇的这个阶段,一定要加倍学习,将“被忽视”转化成自我提升的机会。
最后,如果长期得不到成长,那就可以评估一下,现在所处的这个职场环境,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是不是需要换一个职场环境。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也是一个江湖,行走江湖,怎能不知江湖规则,“蘑菇定律”就是职场的江湖规则。
-The End -
作者-而这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