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时节,当北方还在等待第一缕春果的芬芳时,云南保山的果农已忙着将“树上熟”的甜蜜塞满快递箱。借助定制化包装、高铁航空专线、直播直销等,人参果、沃柑、褚橙、香蕉、百香果、燕窝果、释迦果等10余种时令水果搭上邮政快递的快车,跨越山水,正以“12小时预处理+隔日达”的极限速度奔赴全国各地的家庭、餐桌,只待给味蕾一场盛大的惊喜。


山野藏着“水果王国”

保山属于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温和,光照充足,有利于果树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多样化的立体气候条件使得不同海拔和气候区域适合种植多种水果,精准地满足了各类水果对特定气候条件的需求。


正因如此,从温润山坳到清凉山巅,芒果、荔枝、龙眼、山竹等热带佳果与苹果、梨、桃等温带甜润在这片土地和谐共生,四季更迭,总有新鲜在枝头翘首,总有果香在风中弥漫。

在保山“一山分四季”的立体气候中,海拔落差编织出神奇的水果地图:低海拔区芒果、荔枝挂满枝头,中高海拔的沃柑、褚橙压弯树干。春季温和光照与精准降水,赋予水果糖度峰值,却也带来保鲜难题——人参果采摘后48小时就会软塌,燕窝果磕碰即损。

快递员变“蜂群”

田间分拣极速锁鲜


“每年春季,当地水果迎来集中上市期,但受限于山高路远、运输成本高、保鲜难度大等问题,农产品一度面临滞销风险。”保山市邮政管理局行业管理科科长张佳明介绍说,为此,保山市邮政快递行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服务模式,加大邮政企业与中通、极兔、韵达等快递企业深度融合,将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开通了县域3条专线,省外1条专线,为春季水果产销注入强劲动能。


“下午4点摘的果子,6点就在分拣线预冷了!”快递员化身“山野小蜜蜂”,每日穿梭于果园与分拣中心之间,实现从采摘到揽收的无缝衔接。在施甸县人参果基地,邮政设置“移动分拣中心”,果农刚卸筐,工作人员即刻完成称重、套网、泡沫箱固定、冰袋填充流水作业。针对释迦果等“娇气包”,定制悬空支架包装使其运输损耗率从15%降至3%。

“水果高铁”破局

专线直发比外卖还快

邮政企业通过组建地推团队、渠道专员、线上直播三支队伍,充分发挥邮政品牌、渠道、平台、产品资源优势,紧跟直播电商潮流,做大邮政农村电商商流。


邮政、顺丰、中通等邮政快递企业,针对水果易腐特性,通过‌“现摘现发+前置分拣”模式缩短运输链路。分拣到寄递全程压缩至12小时内,部分区域通过分拣环节前置实现当天到达。在水果集中产区设置临时揽收点,快递员驻点田间地头直接揽收,减少中间转运环节,确保当日采摘水果快速进入物流网络。同时开通直达北上广等消费市场的专线邮路,通过航空和高铁联运提升时效,实现省内次日达、省外隔日达,运输效率提升40%以上。

数据显示,省外订单平均时效压缩至38小时,比传统物流快1.5倍。

粉丝网上下单时

果子还长在树上

“看!这颗褚橙的糖度检测仪显示14.2!”邮政主播李婷在果园架起直播间,镜头扫过果农现摘现切的画面,观众点击下单时,后台系统已生成快递单号。通过“抖音今日达”专区,保山水果实现“所见即所发”——上午10点的订单,中午12点便完成打包装车。

保山邮政管理局指导快递企业,通过“原产地直销”直播模式,消费者可实时观看果园采摘场景,直观了解果品品质,下单后24小时内即可完成打包发运。

日均4万件

订单背后的增收账本


3月以来,保山邮政快递日均寄递人参果9000余件、沃柑18000多件、褚橙12000多件、香蕉2000件、百香果300多件、燕窝果600多件、释迦果500多件。

2025年春季,施甸县通过邮政“电商助农”直播专场,3天内售出人参果5000余单,销售额突破20万元,果农人均增收1500元。

从“山高路远愁销路”到“枝头舌尖72小时”,保山邮政正用一套“冷链+航空+电商”组合拳重写水果产销法则。当燕窝果的清甜在3000公里外的早餐盘里流淌时,保山邮政快递行业以“速度”传递“温度”,用“服务”赋能“产业”,不仅让春季水果“鲜”行一步,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黄正升 摄影报道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