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如何从“基建铁军”变为“黄金猎手”?在2018年又转为事业单位!
在成都郫都区,曾驻扎着一支“神秘部队”,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他们不扛枪炮,却扛着勘测设备和地质锤。虽然穿着迷彩服,却不进行作战训练,而只是专攻“黄金战场”。而这支部队的前世今生,更堪称一部“地质版”的《国家宝藏》!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旗下第五一二团,1985年转隶武警,成为武警黄金部队的第十二支队。而他们的任务则极其简单粗暴,那就是专攻地质“盲区”为国寻金!
尽管其是作为武警黄金部队中,番号排序最后的支队,但他们却创下多个“第一”。其在甘肃境内发现的阳山金矿,是亚洲最大类的卡林型金矿,其中探获黄金资源量超390吨,潜在价值更是高达500亿元以上。
另外该部队还在其作业的川、黔、藏、甘、青五省区,进行了“地毯式”的勘查,提交了白水、嘉陵江等大型砂金矿,累计探明黄金储量28吨。而这样的成就,离不开支队官兵跋山涉水的辛苦付出。
当然这支部队除了能够找黄金,还自带应急抢险救援的“隐藏技能”。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尼泊尔地震,哪里有地质灾害,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例如在2015年山阳特大滑坡中,他们就曾用专业的设备分析滑坡体,锁定6处次生灾害隐患,堪称地质灾害领域的“拆弹专家”。
而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技能,和其自带的基建工程兵“基因”密不可分。不过其既然是现役部队,自然也离不开要承担现役军事任务。
主要负责的便是军事地质服务,也就是为军事行动提供地质数据支持,绘制包括基础图、通用图以及专题图和数据库在内的“军事地质三图一库”,从而确保战场环境的“地质透明”,成为战场背后的“地图大师”。
不过武警黄金部队虽然使命重大,但最终还是伴随着找黄金任务的终结,在军改和武警体制改革过程中,从武警部队的“黄金铁军”变成了专供地质调查的“地质国家队”,集体退出现役并脱下军装。
第十二支队也与第三总队合并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旗下的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是自然资源部下属的事业单位。
转型后的地质调查中心更是地质服务全能选手,核心任务包括沿边沿海地质调查,为国家战略通道进行“地质导航”;助力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为山体滑坡等灾害预警;还有境外矿产勘查服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探路;以及科普与数据服务,把地质数据变成“公共知识包”。
第十二支队就在转制后重点承担了地质科研与教育任务,还摇身一变成为军民融合地质科普研学营地。
占地90亩,内设武警黄金部队历史馆和岩石矿物标本展厅,用金矿石、勘探工具等“圈粉”青少年。
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的故事,是“为国寻金”的史诗,也是“军民融合”的典范。从军装到事业编,从金矿到科普馆,他们始终是中国地质事业的“硬核担当”。
看了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的传奇,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中国军网,揭秘黄金部队:世界上唯一的寻宝奇兵 http://www.81.cn/jmbl/2014-08/07/content_6083002.htm
澎湃新闻,【记忆】成都茶店子,曾有一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金部队‖王长绪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