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玉连绵的褶皱山脉深处,藏着一座被云雾亲吻了六百年的古村——郭家。通往村落的唯一路径是摇船而过,或绕几里路,一条被苔痕浸染的土路,这里并非地图上的标点,而是当地采药人用脚步丈量出的隐秘坐标。
村中十几栋夯土民居依山傍水而建,一些房子的墙体,是直接取自饶北河中的鹅卵石砌筑而成。
每年惊蛰,当第一声春雷滚过山谷,沉睡的水田便苏醒成液态镜面。村民遵循古法种植的稻谷,都是喝山泉水长大的,米粒泛着淡红光泽,蒸煮时会飘出淡淡清香。
这里还生活着十来个人,他们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农闲时也会去附近村里走走看看,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村里是没有商店的,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需划船过河,坐车去镇上买的,有时小预们回来了,也会带些回来。
夜晚的村庄,宁静的只能听到虫鸣鸟叫,幽蓝的路灯,惊起竹林间的萤火虫群纷纷扰扰。这座村庄如同天地间的悬针,在现代化浪潮中固执地保持着微妙平衡——既非彻底的世外桃源,也非妥协的标本村落,而是在时光长河里持续生长的有机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