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美学美术与源自西方的摄影艺术里,极简艺术都有着独特的呈现。看似简约的表达形式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国学底蕴,散发着跨越文化与艺术形式的魅力。​
道家思想主张 “少私寡欲”“大道至简”。《道德经》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繁杂的事物容易使人迷失,而极简则是对本质的回归。在传统绘画中,常出现大片留白,寥寥几笔勾勒出山水轮廓或人物形态,却能营造出深远意境。这与摄影中的极简手法相似,摄影师去除冗余元素,仅保留最核心的主体,通过简洁画面引导观者关注事物本质,感受纯粹之美,如同道家追求回归本真、顺应自然之道。​
儒家倡导 “中庸” 之道,讲究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极简艺术中的极简并非简单的减少,而是在多与少之间找到平衡。在摄影构图时,精准选取元素,不多一分繁杂,不少一分韵味,这正是 “中庸” 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它指导摄影者把握分寸,不过度堆砌,也不刻意简陋,使作品在简约中蕴含丰富情感与内涵,如同儒家倡导在为人处世中行事有度。​
禅宗追求内心的澄澈与空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极简摄影通过简洁画面,让观者内心平静,引发对自我与世界的思考。在去除繁杂的过程中,为心灵留出空间,就像禅宗修行者摒弃杂念,回归内心的宁静与清明。这种极简艺术形式借助摄影媒介,传递出国学中对内心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引导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通过艺术感受国学智慧,寻得内心的安宁与纯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