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国家军事工业从业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直试图为本国士兵提供深受前线士兵欢迎的轻武器类似,当时花旗国军事工业也曾经在这方面努力过,而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就是M3“盖德”冲锋枪的问世。



其实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花旗国军队使用的冲锋枪,大家首先联想起来的不见得是M3“盖德”,而往往是“汤普森”。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花旗国冲锋枪,大家为何容易联想起“汤普森”呢?



其实这里边的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这种武器诞生的时间实在太早了,它的研制甚至可以追溯到1914-1918年那次世界大战时期,量产则是1921事情。



更有意思的是,作为一款性能优秀的冲锋枪,“汤普森”在问世以后并没有立即被花旗国军队所接受,反倒是花旗国的黑帮迅速的发现了它的价值并大量使用起来。



相比之下,花旗国军队和执法机构在这方面的动反应就要迟钝的多,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花旗国执法机构才开始接受这种武器,而花旗国军队装备这种武器更是要到1938年。



坦率的说,“汤普森”冲锋枪”进入花旗国军队和执法机构的时间很晚虽然和它的性能并不完美密切相关,但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它的价格实在是太高(200美元/支)了,要知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200美元可是一笔巨款,当时军费(对其军队来说)和装备费(对其执法机构来说)匮乏的花旗国来说,很难下决心掏出上百万美元来为其军队和执法机构采购一款枪械。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汤普森”冲锋枪的价格也不是一直稳定在200美元/支的水平,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花旗国军事工业收到了大量其他国家的“汤普森”冲锋枪订单,得益于这些大量的外国订单,花旗国军事工业很快把“汤普森”冲锋枪的价格拉了下来,到了1942年,“汤普森”冲锋枪的价格已经降低到70美元/支,1944年,这种武器的价格更是降到了45美元,虽然“汤普森”的价格在战争当中的价格一直在降低,但对于花旗国武器采购部门的会计师来说,这种武器还是太高,他们心中一直在期盼并且祷告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同类型武器出现。



于是在花旗国有关部门会计师的祷告声当中,在1942年,由花旗国动用汽车工程师们贡献的一款新型冲锋枪出现了,这种看起来很像黄油枪的冲锋枪就是后来的M3“盖徳”,尽管M3“盖徳”和“汤姆森”比起来在性能上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汤姆森””是远远比不了M3“盖徳”的,这就是后者的价格仅仅只有40美元,不过40美元还只是M3“盖徳”在生产初期的价格,实际上,在这种武器投产6个月以后,它的价格就下降到了20美元41美分,几乎只有同期“汤姆森”价格的三分之一。



显然,从价格角度来说M3“盖德”确实是一款非相当理想的冲锋枪类型武器,但非常遗憾的是,这种理想只是坐在办公室当中的旗国武器采购部门会计师们的感觉,但是对于战斗在前线的花旗国士兵们来说,他们对这种武器的印象却并非如此,,他们觉得M3“盖德”既不不完美又不理想,甚至还有些讨厌,那么,花旗国士兵对M3“盖德”的印象为什么那么糟糕呢?



下面让我来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一、由于M3“盖德”在制造的时候较多采用了冲压工艺,所以这种武器的某些零部件(拉机柄)就不是那么坚固,而是在日常使用当中容易出现某些零件(拉机柄)变形导致整个武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二、M3“盖德”在射击之前需要打开防尘盖,如果没有打开防尘盖,这种武器就无法正常使用,显然,对于使用惯了的“汤普森”冲锋枪的花旗国士兵来说,M3“盖德”的这个独特操纵步骤让他们感到不习惯,



三、由于M3“盖德”的射速仅仅只有400发左右/分钟,实话实说,这个射速对冲锋枪来说是很低的,不但要低于“汤普森”冲锋枪的800发/分钟,甚至还要低于以低射速著称的德三“施迈瑟”MP-40冲锋枪(500发/分钟)。

三、安全性差,易于走火,



本来M3“盖德”射速慢就算了,但是在这种武器装备花旗国军队之初却暴露出来安全性差、易于走火的问题,直到花旗国军事工业搞出来M3“盖德”的改进型产品M3A1冲锋枪以后,这种武器安全性差,易于走火的毛病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由于上面几点原因,所以尽管花旗国武器采购部门的会计师们很喜欢M3“盖德”冲锋枪,但是在前线使用这种武器作战的花旗国士兵们对这种武器却持相反态度,所以当他们一旦有机会搞到对方性能更好的武器(例如STG-44自动步枪),就会放弃自己的M3“盖德”而捡起对方的武器继续使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