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闻喜县,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谁能想到,竟会成为一场震惊全国的盗墓大案的舞台。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起案件的主谋之一,竟然是闻喜县公安局原副局长景益民。他利用手中权力,在公安系统内部安插了20多名“内鬼”,为盗墓贼撑起保护伞,让犯罪活动猖獗了整整20年。



这事儿曝光后,不仅揭开了文物盗掘的黑色产业链,还把公安机关内部的腐败问题暴露得一干二净。

这次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起案件,看看景益民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案件又是怎么一步步破开的,最后再谈谈它留下的教训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先从景益民这个人说起。他是闻喜县公安局的副局长,手握实权,表面上是执法者,背地里却干起了勾结盗墓贼的勾当。

怎么就能在公安内部安插20多个“内鬼”呢?这得从他的权力基础和操作手段讲起。

景益民在闻喜县公安系统混了多年,根基很深,尤其是在一些关键岗位上,他慢慢培养了一批对他死心塌地的手下。

这些人里头,有文物犯罪侦查大队的成员,也有普通的民警,甚至还有些公职人员,加起来20多个,成了他手里的“棋子”。

他是怎么拉拢这些人的?无非是利益捆绑加威逼利诱。盗墓这行当,利润高得吓人,一件文物随便出手就是几十万上百万,景益民自己带头下场分赃,手下自然也跟着沾光。

比如2012年冬天,他派人去盗掘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自己联系买家,把钱一分,大家都有份儿,谁还能不听他的?

这些“内鬼”具体干了啥呢?说白了,就是给盗墓贼当“耳目”和“挡箭牌”。盗墓不是小打小闹,通常得连夜干活,第一天晚上探墓挖洞,第二天晚上清文物,动静不小,按理说早就该被巡逻的警察逮个正着。

可在景益民的安排下,巡逻的民警要么故意绕道,要么装聋作哑。更有甚者,有人直接把警方的行动计划漏给盗墓团伙,让他们提前跑路。



比如2015年的酒务头商墓地被盗案,侯氏家族得到消息后连夜开工,把文物一扫而空,还因为操作失误炸塌了墓坑,警方事后愣是查不出线索,原因就在于内部有人通风报信。这种配合简直天衣无缝,难怪侯氏家族能横行20年不翻车。

说到侯氏家族,这帮人也是案件的核心。侯金发、侯金海、侯金亮三兄弟,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干起了盗墓的买卖,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搞出了一条从盗掘到运输再到贩卖的完整产业链。

侯金海1995年就上了文物逃犯的名单,侯金亮后来也成了公安部的A级通缉犯。这兄弟几个不光盗墓,还涉足赌博、毒品,俨然成了当地的恶势力。

他们跟景益民的关系更是案子的关键。侯金亮跟景益民是小时候的哥们儿,靠着这层交情,侯氏家族在景益民的庇护下干得顺风顺水。

景益民不光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还亲自下场指挥。比如前面提到的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那次,他派手下张某俊带队,自己坐镇后方分钱,活脱脱成了盗墓团伙的“幕后老板”。



这套体系跑得顺畅得很,当地人都知道,只要搭上景益民的线,干这事儿就没啥风险。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2015年酒务头商墓地被盗案成了转折点。

新上任的公安局局长张少华一上来就觉得不对劲儿。这人是个硬茬,十年前就在闻喜干过副局长,因为不肯同流合污被挤走,这次回来明显憋着一股劲儿要整顿。

他盯着酒务头案查了好几轮,前五次抓捕都扑了空,愣是到2016年第六次才逮住个潜逃一年的民警张选忠。

这家伙一开口,直接把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的盗墓内幕抖了出来,这些地方本来是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成了盗墓贼的后花园。张选忠的落网就像扯开了个口子,景益民的“内鬼”网络开始暴露。

张少华趁热打铁,在上级的支持下,2016年6月3日把侯金发给抓了,侯氏家族的犯罪网一下子崩了。



接着,景益民的那些勾当也藏不住了。调查查下来,触目惊心:他不光给侯氏家族当靠山,还直接组织了快40起盗墓案,非法赚了几百万。

他手下的20多个“内鬼”里,民警、公职人员都有,个个都脱不了干系。到了2018年,山西省高院下了终审判决,景益民因为包庇黑社会、盗掘古墓葬、帮人逃避处罚等罪名,被判了无期徒刑。侯金发得了死缓,侯金海和侯金亮也是无期。

这场“603专案”成果不小,一共砸了20多个盗墓团伙,抓了500多人,追回了3600多件文物,涉案金额高达2.2亿。闻喜县的治安一下子好了不少,老百姓都挺高兴。

不过,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3600多件文物听起来不少,可专家说,这只是流出去的一小部分。好多珍贵东西早进了黑市,想找回来基本没戏。

文物犯罪依然是老大难问题,尤其是盗掘古墓这块,追回率低得让人头疼。闻喜这案子虽然破了,但暴露的问题一点没少。

公安系统里怎么就能让景益民这种人混到副局长,还拉了一帮人下水?说到底,还是监督和权力制衡出了大漏洞。景益民能这么干,靠的不光是个人手腕,还有整个系统在某些环节的失守。

再往深里想,这案子破了是好事,可后续怎么办?公安内部的信任怎么重建?老百姓看到这种事儿,心里难免犯嘀咕:还有多少景益民没挖出来?张少华这次干得漂亮,可他一个人能管多久?



山西这些年一直在推文物保护和反腐工作,比如2021年还专门开了个全省文物安全会议,强调要堵住管理漏洞。

但说实话,这种事不是开几次会就能解决的,得有实打实的制度改动。像景益民这种,手握实权又没人盯着,早晚得出事儿。

公安系统得把权力关进笼子,透明化操作,别让内部人随便串通,不然这窟窿堵不完。

还有个让人挺无奈的地方,就是那些流失的文物。3600件追回来了,可更多的还在外面飘着。黑市交易这东西,跨国流动太常见,国内追起来难度不是一般大。

之前有消息称国际上有个别拍卖行还在公开卖疑似中国流失的文物,国家文物局抗议了好几次,效果却有限。

闻喜这案子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整个文物犯罪网络的复杂性。光靠破案治标不治本,得从源头掐断需求才行。



可这谈何容易?买家有钱有路子,盗墓贼有胆有靠山,景益民这样的“内鬼”再一搅和,文物保护真是步步难行。

回过头看,闻喜盗墓案的意义不小。它让大家看到法律不是摆设,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景益民和侯氏家族的下场,也给那些想钻空子的人敲了警钟。可这胜利代价不小,付出的教训更得好好记着。

公安腐败这事儿,不是闻喜独有,全国各地都得引以为戒。网上有评论说,这案子破得好,但根子上的问题没拔干净,我挺赞同。腐败和犯罪就像野草,烧了一茬还有下一茬,不盯着点就得卷土重来。

最后想说点我的看法。文物是历史留下的宝贝,丢了就找不回来,闻喜这案子追回的那点只是安慰剂,真要保住这些东西,光靠警察抓人远远不够。



得让老百姓也重视起来,别觉得盗墓离自己很远。其实每个人都能做点啥,比如看到可疑情况报个警,或者别去买来路不明的东西。

公安系统也得自我革命,别等出了景益民这样的人再去收拾烂摊子。至于那些流失的文物,能不能找回来,我不太乐观,但也不是完全没希望。

国际合作要是能再给力点,黑市交易再严打点,说不定还能抢救一些回来。你觉得呢?

参考资料:
1.“盗墓黑帮”20年间盗掘多座古墓 倒卖珍贵文物——中国新闻(2019.01.13).
2.山西省闻喜县公安局与盗墓家族的20年战争——澎湃新闻(2018.12.23).
3.“盗墓黑帮”背后有公安保护伞 山西扫黑扫回一座博物馆——新华每日电讯(2019.07.05).
4.山西闻喜“盗墓黑帮”保护伞景益民终审被判无期徒刑——新华网(2018.09.1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