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古代人们描写清明时节的场景,那么,现在的清明节,在河北农村都有了哪些新的变化呢?

每年的清明时节,也是小麦返青的季节,每到清明的前10天,河北农村的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地上坟烧纸了。



以前过清明的时候,河北好多地方并没有烧纸的习惯,只是拿上一把铁锨,给逝去的亲人填上一些新土,再把坟上压上一张冥纸,俗称挂纸,就表示给逝者送钱来了,有挂纸不烧纸,烧纸不挂纸这一说。



也许会有人问,清明为何会上坟呢?据父辈的人们讲,上坟就是修缮房屋的意思,清明节也就是提醒大家,雨季到来了,为了防止漏雨,要提前修缮一下房屋,说白了上坟就是给祖先修缮房屋的意思。



现在的人们过清明,大都是提前一天先上好坟后,第二天再买上一些贡品和烧纸,去祭拜祖先和逝者。

在河北农村,以上这些事情,大都是在清晨或者上午的时候进行的,几乎没有人会在下午去做这些事情的。



在烧纸的时候也很有讲究,一定要先画一个圆圈,再把烧纸放进圆圈里面烧,据说这样能够防止那些孤魂野鬼们,来抢夺逝者的烧纸,当然这些都是一些迷信的说法而已,很多人也是都不相信的,只是为了尊重老一辈的传统,大家才有样学样这么做的。



逝者已逝,徒增伤感,上坟烧纸只是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尊重和缅怀而已,希望逝者安息,希望生者平安健康!美满幸福!

那么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那里的清明节又是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呢?欢迎跟大家分享讨论哦!#春日生活打卡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