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慈利县紧跟春耕春播步伐,广宣传、早对接、促规范,打出春耕备耕“组合拳”,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广宣传,筑牢服务“思想根基”
  县农经站聚焦水稻、玉米、水果等作物生产,通过培训会、“村村响”、微信群等渠道,积极宣传解读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激发农民春耕热情,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和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时,走访调研14个乡镇43家服务组织,扎实做好农业社会服务的工作检查和业务指导,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督促乡镇和服务主体提供优质服务,保证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顺利进行。


  二、早对接,破解春耕难点痛点
  月初,县农业农村局就印发了《慈利县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将9万亩水稻育插(抛)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引导服务组织对接农户,签订服务合同。面对极端天气导致的育秧大棚损毁问题,采取“原地重建+小拱棚补育”双轨策略。针对丘陵山区地块零散问题,创新“宜机化改造+微型农机”方案,配合耕地整理,配备窄幅收割机等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率。



  三、促规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管理,我县从服务组织管理、日常监管、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引导服务组织和农户按照标准开展服务与生产完善服务标准体系,严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登记注册程序,审核其资质条件,确保组织合法合规运营,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发布服务供需信息,实现服务对接。


  今年以来,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正以 “全链条、全天候、全方位” 服务,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全县将完成早稻育插(抛)秧1.5万亩,社会化服务覆盖小农户超70%,农户亩均节本增效150元,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8%。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整治和流转,将有效破解土地碎片化困局,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让小农户直接分享到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节本增产增效收益。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许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