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4月3日讯 当前,正值都江堰灌区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4月3日,都江堰灌区2025年用水管理工作暨春灌启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用水管理成效,部署2025年春灌及全年供水保障重点任务、通报都江堰灌区2025年气象趋势预测分析情况,并对2024年度用水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扬。据了解,今年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将达1164.7万亩,稳居全国大型灌区首位。同时,水稻保栽面积增至605.2万亩,水资源调度管理体系持续优化,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灌溉面积近1165万亩
覆盖范围扩至8市41县
据了解,今年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从2024年的1154.8万亩跃至1164.7万亩,增长9.9万亩,稳居全国大型灌区第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将首次实现向内江市资中县供水,都江堰灌区的覆盖范围由7市40县增加到8市41县。其中:成都市573.8万亩、德阳市245.5万亩、绵阳市71.9万亩、遂宁市47.7万亩、资阳市24.2万亩、乐山市14.4万亩、眉山市177.2万亩、内江市10万亩。同时,保障水稻栽插面积增加到605.2万亩,较去年增长了4.1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蓄水量达12亿立方米
灌区春灌用水形势总体较好
当前,全灌区蓄水量达12.0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春灌用水的水源比较充足。特别是上游紫坪铺水库蓄水量6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增加1.6亿立方米,黑龙滩水库蓄水量达2.62亿立方米,为近十年同期最高。在工程管理方面,去年通过岁修完成了39条622公里渠道的维修整治,引水输水更加顺畅。同时,根据气象预测显示,都江堰灌区和岷江上游来水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天气形势有利于春耕生产。通过科学蓄水保供、水利设施提档升级与气象水文精准预判“三管齐下”,都江堰灌区构建起立体化春灌水源保障体系,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奠定坚实的水安全保障基础。
全年计划供水84亿方
数字孪生将更大范围赋能调水管水
根据《都江堰灌区2025年度供水计划》,灌区全年计划供水84.0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40.2亿立方米,与去年相比全年供水计划减少2.2亿立方米。为保障用水计划执行,都江堰灌区将动态制定水量调度预案,分区、分片、分时段动态调整安排水量,有效保障供水秩序。同时,随着数字孪生都江堰渠首、数字孪生黑龙滩水库等平台先后投入使用,都江堰灌区将更大范围地借助数字孪生平台实施水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调度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据悉,在数字孪生平台的加持下,3月5日启动的都江堰黑龙滩灌区第一轮春灌供水已结束,较计划供水节约近2200万立方米,节水成效明显。
都江堰灌区是建设“天府粮仓”的主战场和四川现代水网“六横六纵”主骨架的核心轴线。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切实扛牢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灌区在经济发展、农业兴旺、产业协同等方面的“压舱石”作用,服务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来源: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