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3月25日在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阳耳庄村附近拍摄的红旗渠总干渠(无人机照片)。

二十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解决苦旱,决定开凿水渠,引漳河水。历时近十年,十万太行儿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个渡槽,打通211条隧道,建成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终结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

今年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记者利用无人机俯瞰红旗渠壮阔景象,展现当年修建“生命之渠”的艰辛与伟大。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3月18日,游客在红旗渠风景区青年洞附近游玩(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3月18日拍摄的红旗渠风景区内的红旗渠(无人机照片)。




这是3月25日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附近拍摄的红旗渠总干渠(无人机照片)。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天空之眼瞰祖国——飞阅红旗渠》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施薇

来源:作者:中国经济网-滚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