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住在东西城胡同里的老街坊都在问:“这腾退退租的机会,以后是会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有人说:“现在补偿款越来越少,政府没钱了,以后肯定没机会了。”
也有人说:“东西城还要继续疏解,以后腾退的范围会更大。”
到底谁说得对?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掰扯清楚。
早些年,东西城拆迁腾退,补偿款动不动一平米十几万,甚至二十万。但现在呢?同样的地段,补偿款可能连一半都不到。以前靠卖地赚钱,现在房地产不景气,政府也没那么多钱了。现在腾退不是为了商业开发(盖楼赚钱),而是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和“老城保护”,是财政出钱,补偿款自然没那么高。钱少了,愿意主动腾退的人就少了,政府推进速度也会慢下来。
现在的腾退政策叫“申请式退租”——政府不逼你搬,你自己申请,愿意走就走,不愿意就留着。但问题来了:如果补偿款低,很多人就不愿意申请,腾退的进度就会变慢。政府也不会无限期等,如果某个片区申请的人太少,可能就直接跳过,先搞别的区域了。机会不是无限的,如果你一直观望,可能就错过了。
北京的东西城是“首都核心区”,中央政务功能(比如国家机关、央企总部)还在不断扩建,很多老房子还是要腾退的。只要北京还是首都,东西城的腾退就不会完全停止,只是节奏会变慢。东西城很多老房子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政府不可能不管,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大拆大建,而是:把危房腾出来,改造成文化空间、社区服务设施。有些院子会修缮后让居民回迁,但居住条件会提升。未来腾退可能不会整片推平,而是“小步快走”,一点一点来。
结论:短期(3-5年):腾退还会继续,但范围可能缩小,补偿不会大涨。更低。长期(5-10年):东西城最终会稳定下来,大规模腾退基本结束,剩下的就是小修小补。如果现在补偿能接受,别犹豫,早走早安心;如果铁了心不搬,那就做好长期住的准备,别指望靠拆迁暴富了。腾退的机会还有,但“好机会”不多了,该走就走,别等到最后啥也没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