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在武汉市九峰烈士陵园的翠柏青松间,邱建军的战友、同学,青年民警代表和辖区群众将手捧的白菊轻轻放在了邱建军的墓碑前。照片上的他身着警服,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守护着这座城市。
2024年6月1日凌晨,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汉兴街汉兴派出所原副所长邱建军在带队处置一起持刀滋事警情中,遭遇犯罪嫌疑人疯狂拒捕,为保护群众和战友,他奋不顾身与持刀歹徒殊死搏斗,身负重伤仍浴血追击,终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生命定格在50周岁。邱建军同志牺牲后被评定为“烈士”,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近日,公安部决定追授邱建军同志为全国“公安楷模”。
邱建军被追授为全国“公安楷模”。 图源:湖北公安
警校门前的誓言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1990年的一个清晨,武汉市人民警察学校的大门前,16岁的邱建军与14岁的黄崑并肩而立。校门上的这副对联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门内三位为了群众安危扑向拉响手榴弹的公安英模雕像雄伟矗立。两个少年抬头仰望,心中翻涌着滚烫的誓言,从此踏上了用热血书写的从警之路。
精瘦的小身板和爽朗的笑声,这是邱建军给黄崑的第一印象。
在警校,两人被分到了同一个班、同一间寝室。邱建军年长,外貌成熟、办事老道,是有亲和力的老大哥,被大家选为寝室长。黄崑清楚地记得,邱建军总是为同学们默默付出,每天把宿舍的饭菜票集合到一起,第一个冲向食堂为大家打饭。训练一天后,他打来热水让大家泡脚。邱建军睡的是靠近门的下铺,忍受着冬日最刺骨的寒风。
“他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黄崑回忆,散打课的自由对练环节,邱建军身板瘦,经常被同学打倒,但是他屡败屡战,直到对手不肯和他打。下课后他闷不吭声,大家以为他被打服了,劝他下次挑一个实力相当的同学对练。没料到下次他还是找原来的对手,而且拼劲更足。
当时,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张家强是学生科科长,他经常来检查就寝,叮嘱同学们要勤学苦练,掌握本领,他的左臂被炸断后,空空荡荡的袖子在大家眼前晃了4年。从那时起,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警察,少年们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那一届,全校150多名毕业生全部报名要求当刑警。
邱建军生前工作照。 图源:湖北公安
冲锋在前的身影
“不要过来,再过来我就开枪!”一栋老旧居民楼的天台上,一名嫌疑男子无路可逃,突然转身掏出手枪,歇斯底里地吼叫着,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冲在最前面的邱建军。“把枪放下,你今天肯定逃不掉。”邱建军毫无惧色,厉声喝道。趁男子一愣神时,邱建军和队友闵志刚扑了上去,将他死死压在身下。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冲在最前面。像这样的场景,在他的从警生涯中出现了太多次。”回忆起30年前邱建军刚参警不久时的这一幕,江汉区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朱超记忆犹新。
1994年7月的一天,江汉区分局刑侦大队重案二队办公室,队长给探长朱超送来了一个新人,“他叫邱建军,武汉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的,是你的学弟,以后就跟你了。”
邱建军个子不高,瘦瘦的,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见朱超有些疑惑,邱建军麻利地打开包,“里面是毛巾、牙刷,我知道刑警上案后不能回家,就都带上了,随时做好准备。”一来就要做事,这种性格朱超喜欢。在朱超的言传身教下,邱建军很快就成了探组的一员猛将。
1996年,重案队追捕一名全国流窜作案的保险柜大盗。很快,民警在江岸区丹水池一家台球室发现了他的行踪,这个台球室鱼龙混杂,有多个出入口,队里派邱建军进去侦察。外围蹲守的民警正在等消息却突然听到里面“炸了锅”,大伙赶紧冲进去,拨开拥挤的人群一看,邱建军竟把自己和嫌疑人铐在了一起。同事问他为什么不叫增援,一个人多危险。他说:“一进来发现他正要跑,来不及通知了。反正人抓到了,我这不是没事吗。”
2009年,队里开展打击飞车抢夺专项行动。一次,一男子飞车抢夺得手后,驾驶摩托车逃窜。邱建军发现后驾摩托车追赶,眼看就要冲入人群,危急关头,邱建军加大马力追上去将对方撞倒,自己也被翻倒的摩托车压住。等队友赶来制伏该男子,将邱建军扶起时,他的大腿已被滚烫的发动机烫煳了一大块。
积案背后的温情
距离邱建军去世已经过去了10个月,只要听到外面有脚步声、说话声,汉兴派出所探长李原总觉得像是老邱的声音,幻想那个大嗓门、充满活力的邱所又来敲他办公室的门,和他一起探讨案情。
“邱所长不仅勇猛,而且细致,思维缜密。”李原说,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和邱建军办理的一起二十年前的命案。
2002年4月27日凌晨,一家副食店的周婆婆遇害,十余条香烟丢失。由于受当年刑侦技术条件所限,该案一直悬而未破。
2019年年初,已任汉兴派出所刑侦副所长的邱建军和探长李原聊起这起案子,李原说,“不破案不甘心哪!”邱建军拍拍他的肩膀:“那我们就一起好好搞,我相信没有破不了的案子。”
老天没有辜负他们的坚持。2022年,这起积案终于有了新的线索,住在襄阳市的陈某存在重大作案嫌疑。
同年6月初,邱建军和李原决定对嫌疑人实施抓捕。心细的邱建军想到,按时间推算,陈某的女儿应该十七八岁了,很可能即将参加高考,于是提议在严密布控的前提下,等高考结束再抓人。后来发现陈某的女儿正读高二,没了顾虑,他们当即抓捕了嫌疑人。
然而,审讯并不顺利,陈某拒不配合。这时,邱建军告诉他:“你知道吗?如果你女儿今年读高三,我不会在今天抓你,我会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严密监控你,等到她考完再抓。因为如果现在抓,会影响你女儿的前途和未来,她会恨我们和你一辈子。”陈某听完沉默良久,最终吐出两个字“谢谢”。
邱建军听到这两个字安了心,他知道这个案子稳了。之后的审讯中,陈某果然打开心防,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作案经过。
此后,邱建军和李原带队四赴襄阳、两赴陈某老家重庆,远赴南宁等地,行程4000多公里,找到了十几名证人,制作的案卷材料有1000多页,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将嫌疑人绳之以法,也对受害人及其家属做了一个交代。
从警30年,邱建军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800余起,其中故意杀人、抢劫等大要案件2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300余名,荣立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6次。
温暖如春的守护
“不论是谁向他寻求帮助,他总是全力以赴帮助解决问题,不嫌烦不嫌累。”徐新华曾担任江汉区汉兴街姑嫂树社区书记,与邱建军共事多年,已经退休的他得知邱建军英勇牺牲的消息后非常痛心,“作为一名从机关下来的干部,他没有一点做派,没有距离感,跟同事还有基层群众打成一片,社区干部和群众都对邱建军很认可。”
虽然已经过了十来年,但有两件事让徐新华印象尤为深刻。
“我不管!你们要跟我想办法!”有一次,吸毒人员袁猛(化名)找到姑嫂树社区民警邱建军发牢骚。邱建军耐心接待,递上一支烟,让他慢慢说。袁猛介绍道,他刚刚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出来,找工作四处碰壁,生活没有着落。在交谈中,邱建军发觉到他是真心悔改,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他广泛联系辖区企业,以自己做担保,为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能够保证温饱。此后邱建军时常上门了解袁猛的工作状况。袁猛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干起活来认真负责,受到顾客一致好评。
当时还有一户人家,儿子正在强制隔离戒毒,留下独居老人无人照顾。邱警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每周都会购买基本生活用品送上门,关心老人起居饮食,一直持续到老人儿子戒毒结束,邱警官还是经常上门看望。“他对群众就像对待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样,热心快肠。”徐新华说。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刘倩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