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颐圣
编辑 | 志豪

车东西4月2日消息,3月30日上午,卓驭科技AI首席技术官陈晓智博士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中接受包括车东西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

卓驭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纯视觉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成立于2022年。

此次活动中,卓驭科技AI首席技术官陈晓智博士向媒体介绍卓驭科技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分享了公司在L3、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成本控制、智驾硬件升级、激光雷达应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战略目标。

以下是本次采访的实录节选:


▲陈晓智博士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1、您(在演讲中)讲到了L3,但是没有详细展开那页PPT,请问L3落地有时间表吗?另外,大家都知道卓驭在成本方面是很厉害的,现在在全域智驾背景下,预计成本还会不会下探,从而让更多平价车型搭载更多的高阶智驾?

陈晓智: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L3、L4,我们今年要做的事情是会把L3、L4的硬件做出来,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满足L3、L4冗余的架构需求,这个传感器除了视觉摄像头,还会增加激光雷达来满足冗余;控制器也会有主系统和备份系统的架构设计。

再下一步,软件功能的落地,这块我们认为还需要一段时间,今年更多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把硬件预埋,把落地的事情先做了,整个行业我们认为可能也会是这样的趋势,先预埋L3、L4的硬件,等安全接管率,效率、接管率都提上去之后,我们再在一些特定场景把L3、L4的功能释放出来。

关于全民智驾跟性价比的问题,全民智驾这个事情跟卓驭一直以来倡导推动的高阶智驾普及是比较一致的,过去几年也一直在做这样一个事情,比如2023年,我们把全国无图高速领航下放到10万出头的车型,2024年,我们又把记忆城市领航下放到10万出头的车型,我们过去比较擅长的是把高阶的智驾功能下放到更低价位区间的车型,今年大家都说智驾标配、全民智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情,我们也会跟更多客户加深这方面的合作,帮助他们更轻松地标配这些智驾功能。

刚刚提到成本,我们现在比较关心的像城市领航的功能,它的成本肯定能做到更低,比如目前用的7V摄像头,再加32tops的算力平台就可以跑城市领航。目前大家常见到的跑城市领航要有激光雷达、要有几百tops算力的平台成本还是比较高,要下放到更低价位区间的车型还是会有一些压力和挑战,我们能支持更简单的硬件就能跑城市领航,可能会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推动标配会更容易一些。

2、L3实现还是没有时间节点吗?

陈晓智:肯定今年会有一些落地,但软件我们认为还需要一些时间,可能是两三年的维度。

3、卓驭之前提出过智驾硬件可以插拔更换,现在鸿蒙和赛力斯也建立了专门的改装站,也在尝试智驾硬件可升级,卓驭将来会不会把这个想法实施,让它成为一个正式落地的产品形式?

陈晓智:这个方向我们已经落地了,比如在传感器不变的情况下,同样是7V摄像头,我们可以更换算力芯片,从32tops升级为100tops的算力,功能体验能进一步得到提升。这样的方案我们可以做到Pin-to-Pin的替换,或者整车替换都可以,其它的传感器、接插件都不需要变,这个已经给我们的客户提供了,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会在一些车型上有相应的升级。

4、最近一年,我们能看到不同厂商在车载激光雷达态度上有所分化,比如特斯拉和小鹏都明确说以后不会用,像华为和理想甚至全系标配,您怎么评价这种不同厂商的不同态度?能不能再帮我们更新一下卓驭在激光雷达应用上的规划?

陈晓智:这个问题也比较经典,用不用激光雷达一直以来大家都讨论比较多。卓驭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一直也没有变,激光雷达我们认为它的作用就是提供冗余安全性,当然,可能不同车企有不同观点,有的要标配激光雷达,也有的要减少激光雷达,我们认为他不仅是对于智驾系统的考量,装不装激光雷达还会考虑整车的成本,考虑车型的定位,甚至考虑市场宣传的需求,装不装激光也不完全是对于智驾系统的考量。

从技术角度来说,装不装激光雷达的主要区别还是能否提供冗余安全性。没有激光雷达不影响基础能力,我们已经看到像特斯拉FSD已经进国内了,我们会发现它基础能力非常强,也就是安全性、舒适性、拟人性,它是非常强的,它没有激光雷达,但是也可以做到这些基础能力很强。

所以有没有激光雷达不影响开车的是否是老司机,或者是否安全。如果你要应对一些比较极端的场景,比如说有的媒体朋友可能也会测一些极端场景,比如夜晚有逆光大灯,还遇到一个静止的黑衣人,这种确实是视觉弱视的场景,加上激光雷达肯定是有用的。对于L3、L4确实要考虑比较极端的场景,就可以加。

5、当前有很多主机厂选择了自研+供应商合作的技术模式,供应商的角色从单纯的方案交付者转变到技术赋能者的地位,您认为供应商和车企的协作模式未来将发生哪些结构性的变化?在哪些技术环节上会有一些深化合作的可能?

陈晓智:首先,卓驭是作为供应商,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方案本身是比较灵活的,我们在硬件、软件、算法各个层面都可以提供相应的合作,比如有的客户想要一个“交钥匙方案”,软硬件都给他,我们也可以做整套方案。

有的客户可能自己做硬件,或者在第三方采购硬件,我们也可以只提供软件算法,甚至有的客户有自研团队,能不能赋能他们,给他们提供工具链,或者只要部分的算法,我们也是可以提供的。

卓驭的合作模式本身比较灵活,会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合作选项。现在大家都看到自研,但是自研这个事情本身会有一定挑战,未来不同的车企自研占多大比重可能还是得看持续的产品迭代能做到什么程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