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再次拿出关税“大棒”,打算再度挑起一场贸易战,但中方显然已经准备好“奉陪到底”!
3月31日,王毅带着满满的“决心”和“诚意”飞往俄罗斯,受到普京的热情欢迎,看来这两位“大佬”早就准备好了这场“好戏”。
那么在美西方继续加压的背景下,王毅外长这次出访俄罗斯究竟有什么目的?
美国发难,贸易硝烟又起
2025年一开春,美国政府就以国内芬太尼泛滥为由,突然抡起关税大棒,要给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的"惩罚性关税"。
说起芬太尼这,确实让美国头疼不已,这些年不知道吞噬了多少年轻人的生命,拆散了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可要说这锅该由中国来背,那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早在2019年,中国就成为全球首个对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的国家。
从实验室研发到边境检查,从化工厂生产到物流运输,每个环节都套上了"紧箍咒"。
到了2023年,中国合法出口的芬太尼类物质连10公斤都不到,而且这些"救命药"主要用于医疗科研,根本没往北美飘过一丝烟。
更讽刺的是,中国这些年满世界推广禁毒合作,拉着30多个国家签协议、建机制,可美国却选择性失明,非要把自家后院起火的账算到中国头上。
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这哪是治理毒品危机,分明是给中期选举拉选票的套路,是拿关税当筹码玩政治游戏。
要说经济账,美国这波操作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美两个经济巨人打了半辈子交道,早就像齿轮般咬合得严丝合缝。
沃尔玛货架上的玩具、亚马逊仓库里的电子产品、特斯拉超级工厂里的零部件,哪样离得开中国制造?
这些年美国消费者享受着"物美价廉"的福利,企业主们靠着中国供应链降本增效,现在突然要自毁长城,这不是"釜底抽薪"是什么?
有机构早就算过细账:加征10%的关税,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商品在美国涨价。
那些习惯在亚马逊"黑色星期五"扫货的消费者,很快就会发现购物车里的账单变长了;那些依赖中国零部件的中小企业,怕是要望着生产线上的空工位发愁。
更可怕的是连锁反应——物流成本上涨会推着CPI往上蹿,企业成本增加会挤压利润空间,最后整个经济链条都得跟着颤抖。
这不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在全球化的棋盘上,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当年贸易战留下的伤疤还没长好,如今又要添新伤,这般折腾下去,怕是连"疗伤"的机会都要错过了。
王毅外长访华
就在美国还在为新一轮的关税战欢欣鼓舞的时候,北京和莫斯科的外交棋局早已悄然展开,棋子纷纷落定。
3月3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飞往了莫斯科,与普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会谈。
这一场被外媒称为“中俄背靠背战略协作关键一步”的访问,在这个敏感的时刻,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美西方不断推动俄乌局势升级、对中国施加压力的背景下,双方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 2025年03月31日 关于“大外交|王毅开启访俄行程,加强战略对表、夯实两国关系”的报道
王毅一到莫斯科,第一站不是去开会,而是去无名烈士墓放了个花圈,悼念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
接下来,王毅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关起门来,开始了紧张的会谈。
这场会谈,涉及到了能源、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而且还是大手笔签署了好几份重要的文件,其中有一个重点,便是“去美元化”的跨境支付系统。
这算是给美国当头一棒,提醒他们:世界的金融体系正在发生变化,单靠美元主导的时代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会后,普京亲自出面接见王毅,俩人从全球安全聊到欧亚大陆的稳定,话题密集,讨论深入,显然不是随便打发时间的外交活动。
在王毅的莫斯科之行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对于乌克兰问题的表态,在4月1日的会谈后,王毅直接召开记者会,态度非常明确。
他指出,中国从来不愿意卷入战火,而一直坚持的是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的立场。
中国早些时候就提出了一个包含停火、和谈、粮食安全等内容的“12点和平方案”,这可谓是与一些只知道火上浇油、推波助澜的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的立场不仅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也赢得了不少全球南方国家的赞赏,大家普遍觉得,这条路走得更稳,能为全球带来更多的和平与稳定。
而在中俄两国的合作之中,除了乌克兰问题,这次王毅的访问还强调了全球层面的战略协作。两国不仅讨论了彼此的双边事务,还进一步推动了金砖国家的扩员问题,推动了上合组织在反恐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携手应对全球各种挑战的深度合作。
原文登载于新民晚报 2025年04月02日 关于“王毅访俄,关键谈了三点!”的报道
随着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逐渐得到认可,中俄这对战略伙伴显然已经准备好在全球舞台上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
眼瞅着新兴市场国家排队入群,西方那套"小院高墙"的规矩怕是真要改朝换代了!
.原文登载于央视新闻 2025年04月01日 关于“王毅:中俄关系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的报道
美国霸凌,终尝恶果
其实在美国还在挥舞关税大棒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悄然出手,给美国经济来了个“精准反击”。
中国直接动了美国的命脉——农业和民生领域,着实让美国农业州的那些农场主头疼不已。
数据显示,自从中国实施反制措施以来,美国农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额急剧下滑,许多农场主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
美国农业部门的报告透露,不少农场主由于无法将产品顺利销往中国,损失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但是,中国的反击不仅仅止步于关税,接下来的举措更是让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心脏”也感受到了威胁。
中国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公司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单,这直接切断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
更为猛烈的打击还在后面,中国不仅将涉及对台军售或与台进行军事技术合作的美国企业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还对美国的光纤产品展开了反规避调查。
美国习惯了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没想到会在中国的反击下如此“受制”。
除了关税和管控,中国在WTO追加起诉美国的单边加税措施,这让不少国家看清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纷纷表示支持中国的立场。
而就在4月初,美国以为自己能再次出手加重关税时,中国商务部迅速作出了回应,再次宣布对美国的汽车和芯片加征报复性关税。
说实话,美国的汽车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很多美国汽车品牌的销量几乎全靠中国市场撑着。
加征关税后,很多美国汽车的价格将在中国市场飙升,竞争力大幅下降。
至于芯片,美国的芯片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它的“王牌”,可是如今,中国将这个“王牌”压制得死死的。
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对芯片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美国又不希望中国在这一领域崛起。
加征关税的措施无疑让美国芯片产业的全球布局遭遇了很大障碍,不仅是对美国产业的打压,更是中国反制技术封锁的一种战略。
除了这些,稀土的出口管控也成为中国的一张“王牌”,中国加强稀土出口技术管控的举措,让美国及其他依赖中国稀土的国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尤其是美国,稀土对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产业至关重要,一旦中国限制出口,相关产业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
结语
这次中俄这对"跨国CP"一联手,国际舞台顿时多了根定海神针,那些躲在"小院高墙"里玩"过家家"的,倒像是把地球村当成了自家后花园。
要我说啊,这世道搞封闭就跟穿新衣的皇帝似的——自欺欺人!还是咱老祖宗看得透:总想着给别人使绊子,迟早得摔个四仰八叉,"多行不义必自毙"这话,送给某些"砌墙能手"正合适!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