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4月3日电 (李平、实习生吴美玲)今年清明,四川眉山以鲜花代替纸钱寄托哀思。近年来,眉山市通过推行公益性公墓、生态安葬和惠民补贴等举措,让群众感受到了“逝有所安、民有所惠”的改革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公益性安葬设施全覆盖,并推出“0元治丧”等创新服务,绿色惠民殡葬补助资金惠及6.5万人。
“亲人离世,身边的亲朋大都是首选公墓就近安葬,祭祀便捷,平时又有专人维护,墓碑整洁、环境肃穆,不用担心因没时间管理导致的荒草丛生、环境脏乱问题。”清明节前夕,市民王先生和家人一起到眉山市洪雅县止戈镇花果山福寿园农村公益性公墓祭祀。
据了解,眉山市推动各级政府将基本殡葬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实行政府定价,全市建成殡仪馆3个、殡仪服务站3个、经营性公墓8个、农村公益性公墓103处,实现公益性安葬设施城乡全覆盖,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
“今年,我们组织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开展了‘减项降费优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新增免费提供服务项目9个,简化手续或环节10个,提供便民服务106个,提供免费用品110项,为2247个逝者家庭发放绿色惠民殡葬补贴,多措并举减轻群众丧葬负担716万元,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次我父亲在殡仪馆没有花钱,服务很好。”周先生在治丧完后对仁寿县殡仪馆工作人员感谢到。仁寿县殡仪馆负责人刘丹介绍,仁寿县殡仪馆今年3月设立惠民治丧“0元”套餐,即仁寿县户籍逝者在馆内火化治丧,符合惠民殡葬补贴政策,可选择全免费项目完成所有治丧流程。截至目前,已有76名丧属选择“0元”治丧套餐,减免费用8.74万元。
据悉,眉山市自2019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施行惠民殡葬补贴政策,明确在眉山市辖区内死亡并在室内殡仪服务机构办理火化事宜且骨灰未装棺埋葬的人员享受相关补贴。近5年支出绿色惠民殡葬补助资金近6000万元,惠及6.5万人,持续推进殡葬移风易俗,让“逝有所安”不再是负担。
此外,眉山市还加大对殡葬服务机构的执法检查力度,会同卫健等部门建立“院馆”遗体交接机制,全市172家医疗机构全部公布“96444”殡葬服务专线,杜绝“黑中介”扰乱殡葬行业秩序;联合发改、规自、林业、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殡葬用品市场的日常监督,严厉打击价格欺诈、捆绑销售等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