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 文明同行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作为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清明不仅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刻,更是弘扬孝道亲情、凝聚家国情怀的文化载体。为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守护绿水青山,宁陕法院结合法治精神与社会责任,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绿色祭扫,守护生态安全

1.低碳环保,文明祭扫

提倡以鲜花祭扫、植树寄思、网络追思(如“云端祭扫”“时空信箱”)等现代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行为,减少环境污染与火灾隐患。

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严禁在墓地、山林等区域使用明火,共同防范火灾事故。法院提醒,因祭祀引发火灾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 生态安葬,节约资源

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如树葬、草坪葬),拒绝修建豪华墓、硬化大墓,为子孙后代留存绿色空间。


二、弘扬文明新风,传承优良家风

1.厚养薄葬,孝在当下

倡导“生前尽孝、逝后从简”,反对铺张浪费与攀比之风,以家庭追思会、家风故事会等形式传承家族记忆,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

2.红色祭扫,铭记历史

鼓励走进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通过重温先烈事迹、敬献鲜花等方式,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三、党员干部带头,共树法治典范

1.以身作则,引领风尚

党员干部应率先垂范,主动采用文明祭祀方式,并积极宣传移风易俗政策。严禁使用公车、公款进行私人祭扫,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以廉洁自律树清风正气。

2.普法先行,筑牢防线

持续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典型案例释法(如因祭祀引发火灾的刑事追责案件),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推动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


四、安全有序祭扫,共建和谐清明

1.错峰出行,平安为先

建议群众合理规划祭扫时间,避开高峰时段,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或拼车出行,缓解交通压力。

2.遵守秩序,文明礼让

在公墓、陵园等场所服从管理,配合人流疏导,避免拥挤踩踏,共同维护祭扫环境的安全与庄重。

让我们携手同行

文明祭祀是时代进步的呼唤,更是法治社会的责任。宁陕法院呼吁全县群众从自身做起,以文明之举追思先人,以法治之心守护家园,共同营造平安、绿色、和谐的清明氛围!

宁陕县人民法院

2025年4月3日


文字:吕冰玉丨编辑:韩都丨责编:储光燕

审核:杨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