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马壮壮)在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康藏路社区,一个建于1981年的小区正发生着暖心变化。通过“双结对、双促进”共建机制,社区联合安居集团置业公司完成了水佑岗22号小区适老化“微改造”,让小区90户居民特别是52%的老龄家庭实现了“住有所安”的幸福升级。
齐膝高的花坛变身塑胶缓坡,文化墙与茂盛的黄杨树、桂花树相映成趣;18个楼道折叠凳、3组台阶扶手、4处休息椅组成“喘息网络”;沥青路面替换坑洼土路,破损路牙、台阶都修平整了……“有了扶手,我们老年人走路就更稳当了!”童阿姨摸着新安装的不锈钢扶手说道。
老小区没电梯,老人爬楼太费劲,花坛蚊虫“比人多”,这些一直是小区的痛点所在。通过“双结对、双促进”共建机制,安居集团与社区了解居民需求,最终确定“小区环境+公共区域+居家适老”的三维改造方案,让改造既有“面子”更具“里子”。
居家改造更具个性化,独居的郑大爷家成了“样板间”:卫生间安装U形扶手和洗澡椅,卧室护栏配小夜灯,厨房联动烟感报警器。看似小小的改造,却让腿脚不便、依靠拄拐慢行的郑大爷幸福感倍增。
据了解,改造过程中,不少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花坛刚弄完,塑胶未干,热心的丁工就来浇水了。她笑着说:“现在的花坛比以前干净漂亮啦,春暖花开的时候,咱们也不用挤在老何家的小院里赏花了,大家坐在这里边赏花、边喝茶、边健身,想想都美!”改造完成后,水佑岗22号成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示范样本”,吸引了周边小区的居民组团参观。“这个折叠凳太贴心了,我们小区单元门也需要扶手!”来自水佑岗20号的王阿姨边参观边拍照。
参观结束后,居民们自发成立“适老改造志愿队”,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让自己的小区环境越变越好!”志愿者林阿姨表示。
“这正是我们推进‘微改造’的深层意义——改出环境更改出活力。”康藏路社区负责人介绍,未来,社区将积极联合共建单位,共商共议、齐心协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构建起“示范引领、多元参与、成果共享”的良性互动机制。据悉,目前辖区已有2个小区正着手推进适老化改造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