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决定在全球进行战略收缩,集中资源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以来,东南亚一直都是美方的重点拉拢对象。这些年靠着经贸合作等路径,中国与东南亚的双边关系正日益紧密,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影响力,也正在此消彼长。
东盟
根据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亚细安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版《东南亚态势报告》显示。如果东南亚国家被迫选边站,更多受访者选择了中国,这也是该系列态势报告发布以来,中国在东南亚获得的支持度首次超越美国。
不过在今年的态势报告中,风向再次出现了变化。报告显示,如果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有52.3%的受访者会倾向选择美国,有47.7%的受访者会倾向选择中国。而在2024年,这一数据中国比美国高出1个百分点,如今出现了超过3个百分点的浮动,超出误差范围,说明特朗普回归后,东南亚民众对中美博弈的立场有了细微变化。
具体来看,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文莱以及老挝,都更倾向于选择中国,其中印尼选择中国的受访者占比高达72.2%。上述国家,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近两年来,在经贸议题上都与中方不断深化合作,而且与中方并无过多领土纠纷。
以印尼为例,近几年来,尽管经历了换届,但印尼政府依旧在基建、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关键矿物等领域,持续与中方加强合作。去年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当选后,还未上任就主动访问中国。正式就职后,也将中国选作首访站,足以说明他对外交规划中,一直将中国排在首位。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
至于东南亚更倾向于选择美国的国家,主要有菲律宾、越南、缅甸、柬埔寨以及新加坡。其中,菲律宾的受访者,有86.4%都选择了美国。原因不难猜测,马科斯上台后,全面奉行亲美政策,不断配合美国在南海挑衅,中菲关系急转直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并不让人意外。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长期与美西方关系交好,只是近些年来对华态度有所转变。所以菲律宾和新加坡,会更倾向于选择美国倒也不稀奇。
值得关注的是,越南、缅甸以及柬埔寨,三个与中国关系素来不错的国家,也更倾向于选择美国。苏林上台后,越南虽然没有改变原有的平衡外交战略,在经贸等议题上继续强化与中国的合作,但受美西方“中国威胁论”,以及中越海上争端影响,越南其实一直有借美国制衡我国的战略意图。缅甸、越南虽然都与我国相邻,但美国对这两国的影响力一直都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经贸投资、援助以及武器装备上,都对美国有着依赖。
总的来说,这样一份研究报告,也仅仅只能作为片面参考。一方面,该智库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新加坡政府,其中的研究人员意识形态更偏向美西方,所以在调研时未必能做到真正的中立。另一方面,中美的外交风格截然不同。中方更加务实,不输出意识形态,也不寻求建立霸权。但美国不同,更强调地区影响力的建立,喜欢搞意识形态。
最重要的是,中方向来反对选边站,这种充斥着冷战色彩的思维,不利于地区发展。除了菲律宾外,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主动卷入中美博弈,而是更倾向于保持平衡外交。这样既能够得到中国的投资以及技术支持,享受中国崛起的红利,同时还可以继续向美国卖商品,以及获得额外援助。所以选边站,对东南亚国家来说本身就是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