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普京表示很高兴看到同中国领导人达成的各项共识得到有效落实,俄中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今年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期盼中方来俄出席纪念活动。俄方正全力推进筹备工作,愿以此为契机推动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不断深化双方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下的合作。普京总统说,俄中关系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普京(资料图)
当然,面对现在外界关于中俄关系的质疑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也没有避讳,直接表示中俄关系就像一辆向前开进的列车,虽然途中风景在变,天气也会变,但列车行进的方向始终不会变。这里的形容可以说十分贴切,途中风景和天气,代指的是国际环境,以及美国现在试图对俄罗斯进行的拉拢。但行进方向始终不会变,可谓掷地有声,这既体现出我们对中俄关系的看好,同时也是对自身充满坚定信心。
中俄关系为何能够成为世界上大国关系发展的最大确定性?学术研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邢广程解析了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常量和变量,阐释双方“三不”关系。在他眼中,作为当今世界大国和互为最大邻国关系的典范,中俄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性质。从曾经的结盟到关系正常化,30多年来回头看,两国所确定的“三不”极富远见,具有超越时代的外交价值和智慧,由此“三不”成为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
过去两年,中俄关系如同开挂的火箭:2448亿美元的贸易额再创新高,联合巡航的战机掠过日本海,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票形成默契。这次访问中,双方更是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新维度——从数字经济到极地开发,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合作领域正在向高科技深水区拓展。正如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评论的:"当西方还在玩制裁游戏时,中俄已经在绘制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蓝图。"
特朗普(资料图)
美俄呢?从叶利钦到普京到梅德韦杰夫再到普京,一直是风波不断,即便未来4年,特朗普2.0,俄美关系有重大改善,但4年后呢?很有意思的一点,特朗普的态度,也是剧烈波动的:就在一个星期前,特朗普还对俄罗斯笑容可掬,充分肯定普京;但最近几天,他已不止一次公开表达,他对普京“很愤怒”,甚至威胁对俄罗斯加大制裁。这个世界,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接下来4年,我们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次突然反转。
值得关注的是,王毅在采访中特意提及: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这句话实际上来自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也是中俄关系的主基调。此时中方重提“永不为敌”的承诺,一方面是对中俄目前友好关系的准确概述,另一方面也是对企图挑拨中俄关系的美国等国发出郑重警告:收起那套“联俄制中”的小伎俩,虽然国际局势风急浪大,但中俄这两艘大船依旧并肩航行,坚定携手面对共同的外部挑战。
俄罗斯外长(资料图)
多年来,美国一直依赖其霸权地位,通过结盟、搞小圈子等手段向他国施压,逼迫他国妥协,而中俄关系的独特性能让两国避免受到美国的掣肘,并得以反击美方单边霸权。对美方来说,这显然是不愿看到的局面。但美国应更加清楚地意识到,随着多极化格局的崛起,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在国际局势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美国应改变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态度,否则可能会被国际社会进一步孤立,最终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