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始在外国永久部署军队,这是二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西方多家媒体纷纷以此类劲爆的标题,报道了德国联邦国防军第45装甲旅当地时间4月1日在立陶宛维尔纽斯郊外举行正式成立仪式的消息。


  △波兰电视台世界新闻网报道截图

  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德国和立陶宛于2023年12月达成一项多年期防务合作计划,根据该计划,德国军队将被永久性部署到作为北约东翼的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

  目前,已有150名德国士兵驻扎在立陶宛,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500人。刚刚正式成立的第45装甲旅将于2027年全面投入战备使用,并将有多达5000名"随时准备作战"的德军士兵永久驻扎。

  舆论指出,德国此前曾于2001年至2021年期间向阿富汗派遣过军队,但不是永久性的。而第45装甲旅的成立标志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德国军队首次在国外进行永久性部署。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截图

  "德国防御态势发生重大转变"

  美国《政治报》认为,柏林正式启动驻立陶宛旅,打破了德国几十年来避免在海外永久驻扎作战部队的国防政策,标志着德国防御态势的重大转变。


  △美国《政治报》报道截图

  德国此举出台之际,正值欧洲对跨大西洋团结的未来日益感到焦虑之时。欧洲担心美国可能会放弃其已经担任了80年的欧洲大陆安全保障者角色。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批评欧洲国家在安全上过于依赖华盛顿,并敦促北约欧洲成员国在地区防务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他对俄罗斯的和解态度也引发了欧洲领导人的担忧,他们担心特朗普可能会推动乌克兰达成有利于俄罗斯的和平解决方案,从而鼓励俄罗斯在欧洲进一步积极扩张。


  △波兰电视台世界新闻网报道: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的国防部长曾警告称,俄罗斯可能会利用乌克兰的停火协议重新武装并向北部署军队,增加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威胁。

  立陶宛与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接壤。西方认为,加里宁格勒很可能成为俄罗斯与北约未来敌对行动的爆发地。

  德国《图片报》日前报道,德国联邦情报局和武装部队都认为,莫斯科正准备与北约展开一场大战。而在立陶宛驻扎第45装甲旅是德国自二战以来首次在俄罗斯家门口部署军队。


  △《新闻周刊》报道截图

  这一历史性的举动标志着德国背离了几十年来的国防政策,此前德国一直避免在海外永久驻扎作战部队。对北约而言,这一部署代表该联盟的一个重大转变,即通过"前沿防御"来产生威慑作用。

  负责指挥这支海外部队的德国陆军准将克里斯托夫·胡贝尔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有一个明确的使命:确保北约东翼盟友立陶宛的防卫、自由和安全。这样做,我们也保护了北约领土和德国本身。"


  △英国新闻频道报道截图

  美国《政治报》指出,对德国来说,这也是摆脱其作为一个"态度不积极"的军事大国的名声的重要一步。俄乌冲突使波罗的海地区成为前线地区,而柏林的军事存在成为北约长期承诺的象征。


  △美国《政治报》报道截图

  "把钱花在坦克、大炮和战斗机上是不够的"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在应对危机的态度上,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和北约骨干成员国的德国经历了安全战略思想的巨大嬗变,从最初盟友眼中的"不作为典范"一步步变成宁可勒紧裤带也要强军扩武的坚定表率。

  2023年11月,德国国防部发布了新的德国防务政策指导方针。这似乎表明德国安全政策将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但德国政府高官也承认,在德国"数十年来忽视"军队建设的情况下,这种转变需要一定时间。

  实际上,德国的困境也是整个欧洲的缩影。

  美国新一届政府调整对欧、对乌克兰等政策,撇开欧洲就解决乌克兰危机直接与俄罗斯对话,同时要求欧洲大幅提高军费并负责乌克兰安全保障,此外还对欧加征关税,都促使欧洲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依赖,实现防务与战略自主。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玛丽亚罗萨里娅·塔德奥认为,欧洲需要在国防方面采取更强硬立场,不仅要在短期内保护自己,而且要确保长期有效、自主的威慑,而"建立独立于美国的国防是根本性的一步"。


  △玛丽亚罗萨里娅·塔德奥(资料图)

  但这"根本性的一步"真那么好迈吗?现实是,欧洲防务自主仍面临诸多挑战。

  根据北约此前拟定的一份有关"最低能力需求"的文件,如果欧洲盟国想在保卫欧洲安全方面挑起大梁,除了军费支出必须远远超过现有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之外,能力建设更要跟上,包括将作战旅从目前的82个增加到131个。


  △美国"战略之页"军事新闻网报道截图

  今年2月,两家欧洲顶级智库——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和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发布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欧洲若想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确保自身安全,可能需要增加相当于30万美军的作战能力,相当于新增约50个旅的重装部队。


  △布鲁盖尔研究所官网截图

  但就连欧盟早就决定建立的快速反应部队,到今天仍然没有着落。

  就算扩充了军队规模,并且能够通过发债等方式提高国防开支,事情也没那么简单。

  先不提欧洲军队所缺乏的统一指挥、协同能力以及美国那样的战略航空和太空资产,仅以波罗的海地区的防御为例,要建立可靠的"欧洲威慑",就需要至少1400辆坦克、2000辆步兵战车和700门火炮。这比目前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这四个欧洲最大国家的陆军战斗力总和还要多。


  △布鲁盖尔研究所官网截图

  北约前秘书长、丹麦前首相拉斯穆森日前刊文进一步提醒,仅仅把钱花在坦克、大炮和战斗机上是不够的,欧洲还必须确保能够独立于美国采取行动。这需要对防空、加油及其他维


  △《经济学人》杂志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李严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江爱民

  监制丨关娟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