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手妈妈和我们说;她带娃给整得快忧郁了,自从女儿出生,总觉得自己必须24小时“在线”,稍微放松一下就有负罪感。
群里有经验的宝妈都劝说她,其实在带娃过程,有些时候,可以适当巧懒,有些你以为在“偷懒”的行为,反而对宝宝有好处。
下面结合几位群里妈妈以及我的育娃经验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几个“懒人有懒福”的带娃方式,让你带娃更轻松,宝宝也更健康。
1、宝宝哭闹不马上抱
很多家长一听到宝宝哭就立刻冲过去抱,生怕孩子受委屈。
其实偶尔让宝宝哭一会儿(比如几分钟),其实是在帮他学会自我安抚。
当然,不是让你放任不管,而是先观察:
宝宝 是不是饿了、尿了、不舒服?
-如果宝宝只是无聊或想吸引注意,可以稍微等一等,让宝宝学会自己平静下来。
这样不仅能减少你的疲惫,还能让宝宝慢慢学会独立。
2. 让宝宝自己玩,不一直陪着
不少新手爸妈就像上面那位新手妈妈一样,觉得带娃必须时刻陪玩,否则就是“不负责”。但其实,宝宝自己玩的时候,大脑正在飞速发展!让宝宝自己玩耍,是培养他们专注力的好机会。
宝宝在独自玩耍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宝宝反而能培养专注力。
只要环境安全,就让宝宝自己探索:
比如宝宝啃玩具,其实在锻炼触觉和口腔感知;
还有宝宝盯着某样东西发呆?可能宝宝在观察和学习。
所以,建议妈妈们该放手时就放手,宝宝如果想自己玩,那么我们就安静地在一旁陪伴就好。
3. 辅食不搞得太精细
有些妈妈总担心宝宝嚼不动,于是将辅食处理得极为精细,把食物打得特别细腻。
这种做法看似是对宝宝的呵护,实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宝宝的正常发育。据儿童营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逐步适应不同质地和口感的食物,以促进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发展。
其实,适当给宝宝提供一些软烂的小块状食物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煮软的胡萝卜,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 A 和膳食纤维,宝宝在咀嚼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口腔肌肉,还能逐渐适应不同的食物口感。再比如香蕉,其软糯的质地既能让宝宝轻松咀嚼,又能为宝宝补充钾元素等营养成分。
“偷懒”做法:
- 不用每顿都打成泥,宝宝8个月后可以尝试小块食物
- 让宝宝自己抓食物吃(哪怕弄得到处都是),这样可以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4. 不频繁消毒玩具
我们不要频繁消毒玩具,适度清洁是必要的,但没必要每次玩完都用消毒液擦。宝宝适当接触一些细菌,反而能刺激免疫系统,减少过敏风险。
偷懒”建议:
- 塑料玩具用清水冲洗,定期用肥皂水洗。
- 布质玩具定期晒太阳杀菌就行了。
5. 白天让宝宝小睡不拉窗帘
有的妈妈为了让宝宝白天睡得更香,特意拉上窗帘营造黑夜环境。但这样容易让宝宝分不清白天黑夜,导致晚上不睡觉。
“偷懒”技巧:
- 白天,宝宝小睡不用太暗,自然光就行
- 晚上睡觉才保持黑暗,帮助宝宝建立生物钟。
养娃路上。适当“偷懒”,不仅让你更轻松,还能让宝宝更独立、更健康。该放松时就放松,别太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