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陈锦锋)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理想汽车自研的整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作为重大开源成果正式亮相。这一事件不仅填补了智能汽车全场景操作系统开源市场的空白,更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核心技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的崛起,如何构建开放协同的行业应用生态,成为推动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
智能汽车迈入国产系统开源时代
“智能汽车需要专用的操作系统,就好比当年智能手机孕育出安卓与iOS。”理想汽车整车操作系统架构负责人黄震的比喻,揭示了智能汽车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当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正经历从“功能叠加”到“生态重构”的转型,而操作系统作为连接硬件、软件与用户的枢纽,其重要性不亚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
长期以来,智能汽车操作系统领域存在两大痛点:一是国际巨头垄断导致技术“卡脖子”风险,二是开源生态碎片化难以满足整车级需求。理想星环OS的开源,不仅打破了这一僵局,更以“全场景、全栈自研”的特性,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底座。
这一突破的背后,是中国车企对“软件定义汽车”趋势的深刻洞察。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软件在智能汽车价值中的占比将超过60%。国产操作系统的崛起,不仅关乎技术自主,更是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战略支点。
三大运营商注智汽车行业
智能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而三大运营商正成为这一变革的关键推手。
中国电信与中国一汽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能、网联、数字化汽车生态圈。通过5G-A通感一体技术,双方实现了车路协同场景下厘米级定位精度,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中国联通推出C2M(用户直连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以“5G+工业互联网”赋能汽车柔性生产。中国移动则通过跨省超远距算力调度,为东风汽车提供毫秒级响应的智能驾驶算力支持。
运营商的深度参与,不仅夯实了智能汽车的联网底座,更通过“云-网-边-端”一体化服务,重构了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条。
智能汽车应用生态发展迫在眉睫
尽管国产系统与基础设施取得突破,但智能汽车应用生态的成熟仍需跨越多重障碍。
技术层面,自动驾驶算法、车规级芯片、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仍需攻坚。以自动驾驶为例,当前L3级以上系统的事故率仍高于传统汽车,需通过多模态感知融合、类脑计算等技术提升可靠性。
政策维度,需加快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功能安全等标准体系。欧盟已出台《人工智能法案》,对自动驾驶系统的责任认定作出明确规定。中国可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分级分类的监管框架,同时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投入。
生态协同是破局的关键。理想汽车开源星环OS后,已吸引超50家产业链企业参与共建,形成从芯片适配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创新网络。这种“技术开源+生态共建”的模式,可加速形成“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服务”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