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到2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湾周边海域连续展开“海峡雷霆-2025A”联合演训,此次演练不仅包含海空联合封锁、远程火力打击等科目,更首次将台湾最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纳入模拟攻击目标,凸显大陆对台军事威慑的精准化与实战化特征。
台防务部门监测显示,解放军此次参演兵力涵盖东部战区陆海空及火箭军多军兵种,战机穿越所谓"海峡中线"频次较2022年增加37%,导弹试射区域覆盖台湾岛南北两端。值得关注的是,大陆首次将台湾能源基础设施纳入打击范围,这种"点穴式"威慑既展现战略克制,也释放出明确信号:任何分裂行径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与此同时,观察者网报道,国台办主任宋涛也在徐州会见了到访的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重申“两岸同胞是家人”的立场,强调“台独”分裂行径必遭严惩。
在与军事行动同步展开的政治对话中,宋涛主任强调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不可替代性。夏立言此行传递台湾社会“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的主流民意,指出当前台海沟通管道稀缺导致误判风险上升。这种官方军事行动与民间政治对话的并行推进,体现大陆“以打促谈”的战略意图:既保持对分裂势力的高压态势,又为理性对话保留空间。
面对大陆军事行动升级,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将年度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3.2%,创历史新高。种种分裂行径在3月13日推出的“绿恐谋独行动方案”中达到顶峰,该方案不仅要求全民签署“防卫承诺书”,更将台积电等核心企业纳入战时动员体系。这种裹挟全岛资源的“台独”冒险行为,本质上是将台湾民众福祉作为其政治投机的筹码。妄想“倚外谋独”,借外部势力实现“台独”邪梦。
对此,人民日报在评价赖清德时,对其称呼有了变化,过去一直称其为“麻烦制造者”,如今变成了穷凶极恶的“战争制造者”。
赖清德
尽管赖清德当局意图通过金元外交拓展所谓国际空间,但全球已有182个国家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美国虽持续对台军售,但其官方表态始终强调“不支持台独”。这种战略困境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愈发凸显:当大陆将《反分裂国家法》利剑高悬,任何外部势力的所谓“协防”承诺都显得苍白无力。
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的大陆之行,为台海局势注入理性声音。其不仅提出国民党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称台湾民众希望和平、想要和平,同时还提出“民间交流不可或缺”主张,与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最新民调形成呼应:68.3%的台湾民众认为两岸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这种民意基础在两岸产业深度融合的现实中尤为显著,仅2024年两岸贸易额就突破320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创造就业岗位超800万个。
大陆在保持军事压力的同时,持续推出惠台利民政策。2025年伊始,福建自贸区率先试点台湾居民居住证“同城同待遇”,金马地区实现与大陆医保直接结算。这种“以民促统”策略正在重塑台湾社会的认知。台湾竞争力论坛调查显示,20-35岁青年群体中,认为“两岸融合发展”对个人发展有利的比例,相较过去已提升19个百分点。
当前台海局势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大陆通过军事威慑与政治对话双轨并进,既遏制分裂势力铤而走险,又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始终是台海和平的压舱石,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台独”行径,终将被14亿中国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意志所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