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最近,国际局势又热闹了起来。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喊话威胁伊朗:“不听我的就对你轰炸”!
伊朗也没怂,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硬气回怼美国:想打就打,谁怕谁!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中俄等国纷纷进来“劝架”,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说了一句很公道的话。
那么美国为何威胁伊朗?中方说了什么?
事情得从3月30日说起。
当时特朗普突然放风,说自己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3月初的时候写了封信,要求重启核问题谈判。
听起来像是“和平信号”,但仔细一琢磨,里头全是火药味。
特朗普在信里撂下狠话:要么按美国的要求签新协议,要么等着“严重后果”。
至于这后果是什么?最近他亲自揭晓了答案,接受采访时,他对着镜头直言:如果他们不签协议,就会面临他们这辈子没见过的轰炸。
这话一出口,国际社会直接炸锅,说白了,这就是把枪顶在伊朗脑门上谈判。
但伊朗也不是吓大的。
哈梅内伊收到信后,当即做出强硬回应:你要敢攻击我们,你也会遭受强烈的反击!他在公开讲话中痛批美国是“霸凌政府”,强调伊朗绝不会在被威胁的情况下谈判。
更关键的是,佩泽希齐扬死死咬住一条线:美国人没有诚信,我们不和你谈。
这里头其实藏着美伊之间扯不清的旧账。2015年,中俄美英法德六国和伊朗好不容易谈成伊核协议,规定伊朗限制核活动,换取国际解除制裁。
结果特朗普2018年单方面撕毁协议,还变本加厉搞制裁,连伊朗革命卫队都被贴上“恐怖组织”标签。现在美国想绕过原有协议另起炉灶,伊朗当然不干,谁知道新协议里又要塞多少不平等条款?
面对美国的威胁,伊朗的反击简单粗暴。先是革命卫队在波斯湾扣押了两艘“走私柴油”的外国油轮,摆明了展示对航道的控制权。
接着军方放话:只要美国敢动武,伊朗导弹第一时间就会砸向美军迭戈加西亚基地。
这可不是虚张声势,这个位于印度洋的基地最近刚进驻多架隐形轰炸机,显然是冲着伊朗来的。
如今,两边剑拔弩张,就差擦枪走火了。
国际社会这会儿也坐不住了。
4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面对记者的提问表示:中方一直希望通过外交解决伊朗的核问题,并且指出伊朗核问题因为美国的执意退出受到了干扰。
话说得很明白:伊核协议搞到今天这个地步,美方的责任不小,但其实很是公道。
当年说退群就退群,现在又拿大炮逼人谈判,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
发言人还表示:“制裁施压、武力威胁没有出路。”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美国别再玩霸权那套了,及时止损,悬崖勒马还来得及。
最后中方表示:将继续劝和进行谈判,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看看咱们国家的发言,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智慧。
某些国家应该好好看看,没有对比就没有反差,同样都是大国,中方极力促进和平,而你仗着自己“强大”挥舞霸权,欺负别的国家!
俄罗斯说得更直接。俄外交部公开警告美国:伊核协议是多边协议,不是美国一家的后花园。
想绕开中俄单独和伊朗谈?门都没有!这话戳中了问题的核心,特朗普政府现在搞的就是“单挑”战术,试图用军事恫吓逼伊朗签城下之盟,把中俄欧全晾在一边。
但这种套路在叙利亚、朝鲜都没玩转,对付伊朗能行?
最值得玩味的是中俄伊三国的动作。
要知道早在3月1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了俄伊代表,三方就如何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提出五点主张。
其中得的注意的一点便是:坚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非法制裁。
会后发联合声明强调“政治对话是唯一出路”。
这其实也间接给美国划了条红线:别想在中东搞单边主义!毕竟伊朗背后站着中俄,真要动手可不是炸几座核设施那么简单,整个地区都可能陷入混战。
欧洲的态度倒是暧昧。英法德嘴上喊着要维护伊核协议,但身体很诚实,跟着美国制裁伊朗从没手软。
现在协议眼看今年10月到期,要是续不上,联合国制裁自动重启,伊朗经济估计得崩盘。
可欧洲既怕伊朗拥核,又怕美国掀桌子打仗,只能两头说好话,活像个夹心饼干。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特朗普会不会真动手?从军事部署看,美军最近确实在波斯湾周边加码。
B-2轰炸机、航母战斗群陆续就位,摆出“随时开打”的架势。
但明眼人都知道,打伊朗可不是打伊拉克,这个国家地形复杂、导弹库充足,还有遍布中东的代理人武装。
一旦开战,油价飙升、难民危机、地区混战都是必然结果,美国大选年根本扛不住这种冲击。
更何况,伊朗手里还攥着张王牌:核技术。虽然官方坚称“只用于和平目的”,但谁都知道浓缩铀丰度已接近武器级。
真把伊朗逼急了,人家索性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那可比朝鲜问题棘手十倍。到时候别说美国,整个西方世界都得傻眼。
说到底,特朗普这波操作还是“极限施压”的老套路。
先漫天要价,再假装让步,实际是想在谈判桌上捞最大便宜。
但哈梅内伊早看透了这点,85岁的宗教领袖什么阵仗没见过?当年两伊战争被萨达姆用毒气弹轰都没怂,现在更不可能被几架轰炸机吓住。
眼下最现实的出路,恐怕还是美国重回谈判桌。
但不是特朗普想要的“美国优先”式谈判,而是拉上中俄欧的多边机制。
毕竟伊核问题牵扯全球能源安全,没有各方参与根本谈不拢。最近中俄伊的联动已经释放信号:想解决危机,就不能搞单边霸凌。
总结:
距离特朗普设定的限越来越近,美伊博弈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是走向战争还是重回外交?全世界都在盯着白宫的选择。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靠炸弹威胁换不来和平,只会点燃更大的火药桶。
当军事恫吓撞上民族尊严,结局往往是双输,这个道理,希望某些人早点想明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