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表示,他支持全球大国实现无核化,因为核武器的威力太疯狂了。 “如果每个国家都能摆脱核武器,那就太好了。”特朗普表示,他知道“迄今为止,俄罗斯和我们拥有的最多”,中国将在“4到5年内达到同等水平”,“如果我们都能实现无核化,那就太好了,因为核武器的威力太疯狂了。”《新闻周刊》称,这并非特朗普首次谈及该问题。特朗普2月13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发表讲话时,曾批评美国投入数千亿美元重建核威慑的做法,并表示希望其他国家能承诺减少核开支。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2022年以来,随着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的延宕、升级和外溢,全球安全形势在不同方向上动荡不安,大国动用核威慑力的现象重又出现,“核战争”几度成为国际媒体和战略界的热门讨论话题,也进入一些国家领导人和政客的话语体系。2022年8月1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在联合国总部开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核武器带给世界的威胁正在增加,人类与核武器毁灭世界之间只有“一个误解”或“一个误判”的距离。
截止到2025年年初,全球已知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9个,目前世界上仍有12705枚核武器,大国博弈加剧,核冲突风险不减当年。其中,“正规军”联合国五常,美国拥有3700枚核弹头,俄罗斯4500枚、中国350枚,英国215枚,法国300枚。另外,四个“编外人员”是巴基斯坦拥有150枚,印度140枚,以色列保密,朝鲜60枚。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现在研制核武器的难度比以前降低很多,再加上原子弹的原理早已经公布,但全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不多。
1948 年以色列建国后,其安全战略始终围绕 "绝对威慑" 展开。根据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解密档案,1956 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法国向以色列提供的核技术援助协议中,明确包含了 "共同防御" 条款。这种合作关系促成了迪莫纳核设施的建立,该设施自 1964 年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生产超过 200 公斤武器级钚材料。当前中东地区形成独特的 "核威慑三角":以色列保持战略模糊,伊朗追求 "临界能力"。2024 年中东国家军费总和突破 240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核武器(资料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3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在调查一起有关以色列报复伊朗计划的高度机密情报泄露事件。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表示,以国防机构已获悉此次泄密事件,并对此非常重视。据报道,18日,一个名为“中东观察家”的“亲伊朗”账号在社交平台“电报”上发布了一些机密文件,涉及以色列可能攻击伊朗的计划。CNN报道说,一名知情人士证实了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它们被标记为“绝密文件”,只能被美国及“五眼联盟”盟友查看。
不得不说,最近一段时间,伊朗的外交局势是急转直下。本来,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都在他们的议程上。特别是以色列遭到重创后,被迫考虑与伊朗和解。而美国也意识到,与其继续通过军事威慑,不如尝试通过谈判缓解紧张局势。然而现在,曾经强大的“抵抗之弧”如今不复存在,伊朗内部亲美派增多,甚至与革命卫队的裂痕加深,这导致伊朗的谈判筹码大幅缩水。从华盛顿的角度看,伊朗已经不是那个能在中东搅动风云的强硬角色。
伊朗(资料图)
当前局面的根源在于围绕世界秩序模式的持续对抗:一些国家的霸权野心与另一些国家追求更公平、多极化国际关系基础的努力相互冲突,这种局面的直接后果就是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危机。在围绕世界秩序模式的对抗背景下,共同维护全球稳定的架构已完全失衡并部分崩塌,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稳定的背景下,各国的共同任务是确保《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稳定性。俄方期望,在该条约当前五年审议周期结束前,能够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实质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