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王士端《养真集》中写道:“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都要学会哄自己开心,让内心的喜悦成为抵御外界困扰的力量。
1
放下烦恼,轻装前行
汪曾祺曾说:“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来的依旧重来,在沧桑的枝叶间,择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成熟的人,不会让太多的昨天占据自己的今天。
公元1499年,明代画家唐寅怀着连中三元的志向踏入考场,却意外陷入科考舞弊案,终身禁考。
生性高傲的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索性“破罐子破摔”,赋闲在家,靠饮酒赋诗和作画维持生计。
每次卖完字画,他就会纵情享乐,一醉方休,只为排遣心中愤懑。然而,常年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结果,是后半生穷困潦倒,无人问津。
最终在凄凉的桃花庵里,他结束了自己潦倒落魄的一生。
人生总有遗憾,若不能及时释怀,就会错过更多。一次“科考”遗憾,唐寅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人生路上,倘若任何不快、不舍都记挂于心,那么纵使天下之大,也处处是牢笼,举步维艰。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有“狼吞虎咽”的勇气,让他尽快过去,不要细细咀嚼、频繁回头思量。越过去,往前走,着眼于那些美好的事物,才不至于辜负自己,辜负人生。
等到过一段时间回头再看,就会发现,当初令自己纠结不已的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
人这一生,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最大的依靠也是自己。唯有学会与自己和解,坦然接受生命中的黯淡与荣光,才能活得愈加通透。
2
懂得知足,不贪不怨
常言道:“知足是快乐的源泉。”
当我们学会懂得知足时,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满足和快乐。
相反,过度的贪婪和抱怨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和疲惫。
有一个渔夫,凭借一身高超的捕鱼技术,一家老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一日,渔夫照常去海上捕鱼,捕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
金鱼祈求渔夫放它一条生路,渔夫念这鱼有灵,就放生了它。金鱼感念渔夫的恩情,每次渔夫出海捕鱼,就带着一群鱼游入网中。
起初,渔夫并没有发现,只觉得最近收获颇丰。
几次下来,渔夫就发现了异常,兴奋于金鱼的能力,又庆幸自己当初放生的选择。自从渔夫就依赖上了金鱼的能力,总能不费工夫就能得到一大网鱼。
一开始,渔夫还满足于普通鱼类,后来欲望越来越大,蛮横地要求金鱼吸引更值钱的鱼入网。金鱼不愿说:“引鱼入网是我报答你的恩情,但你这般贪得无厌迟早会吃亏的。”
渔夫不听,一意孤行地前往深海捕鱼。但常年依靠金鱼捕鱼,他的技术早已生疏,身体也不复以往那般强壮矫健,没几下就被海浪打下了船。自此,他下落不明,自己家庭也变得落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总是被各种诱惑所包围。
如果我们不懂得知足,就会陷入无尽的贪婪和抱怨中,从而失去生活的快乐。
正如老子所说:“知足者常乐,贪欲者常忧。”
当我们能够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不去贪求更多的物质和权力时,我们就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焦虑。
要知道,懂得知足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追求更好的生活。
而是要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得失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不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贪婪和抱怨中。
3
取悦自己,善待自己
王尔德曾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我们这辈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天都可能见到不同的人,和不同性格的人共事。
如果,自己一直在取悦他人的话,那么就会过得特别累,不仅是身累更是心累,也做不好自己,甚至,这辈子自己都活得压抑、憋屈、愤怒、没有配得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生活,不配拥有好的人生,一旦自己没法把自己活得绽放,自己的人生就不会幸福。
杨绛曾说过一段话:“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活着,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于是开始妥协、改变,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的眼光和期待。
直至最后,磨平了棱角,丢掉了个性,内心却未感到愉悦和满足。
一个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取悦别人,而是要懂得取悦自己。
不必做到人人喜欢,因为没有人能够讨到任何人的欢心,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反而会失去自我,陷入无尽痛苦之中。
我们又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欢喜。
人这辈子,要在自己的世界里熠熠生辉,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取悦自己,这是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
当我们真正学会哄自己开心时,生活才能展现积极的面貌,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幸福的人生。
否则,即使再坚强的人,在长久的压抑下,也会倒下;
只有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才会给你积极的反馈。
余生,愿我们都能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最后用毕淑敏的话作为结尾:“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都请你一如既往地努力、勇敢、充满希望。”
同时,也让我们彼此勉励,在爱自己,取悦自己的路上,走向未来,拥抱自己的人生幸福。
◎本文来源:“国学文化”“一句触心话”,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