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周仁强
从都市上班族到
“天府粮仓”的守护者
在青白江区姚渡镇东方社区,有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阳光里农场。这里是天府粮仓中试小试示范点位,更是乡村振兴青年创客的梦想摇篮。周仁强,一位85后农大毕业生,用15年的城市打拼经验反哺家乡,从都市上班族转型为农场技术负责人,用科技与情怀浇灌出乡村振兴的“阳光里模式”。
“城市的霓虹再亮,也比不上家乡的星光。”2008年,周仁强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与许多年轻人一样选择“闯都市”。他在城市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一路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然而,无论城市的霓虹灯多么璀璨,都无法替代记忆中家乡那片广袤的田野。2023年,他毅然返乡,一头扎进阳光里农场。
01
科技赋能,让土地焕发新生机
在阳光里农场,周仁强结合农大专业背景,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深度融合,摸索出“科学种植+生态循环”的新模式。他主导引入水肥智能控制、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和微生物菌肥,让700亩粮食产业园实现“夏种水稻、冬种油菜”的高效轮作模式。2023年,农场成功试种紫米、蜀花9号水果花生等新品种,亩产提升20%,成为“天府粮仓”中试小试示范项目的标杆。
02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周仁强始终践行惠农初心,免费为农户培训种植技术;自学电商运营,协助村上搭建线上销售平台,积极探索带动周边农民加入标准化种植,走网上卖货的营销模式。
03
农旅融合,打造乡村“向往的生活”
在周仁强的推动下,阳光里农场从单纯的种植基地转型为农旅融合综合体。春天,金黄的油菜花海和李花雪浪成为网红打卡地;夏天,亲子家庭在田间体验采摘乐趣;团队建设活动在稻香中凝聚力量。农场还推出壹岛野咖啡、柴火鸡、田园烧烤等特色餐饮,让游客“舌尖尝得到乡愁”。目前,周仁强还在筹划悠然菜园体验项目,让游客认领土地、感受作物生长。
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周仁强(右三)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坚守。”作为中共党员,周仁强还担任四川农业大学校外导师,培养更多农业青年人才。他坚信,未来的乡村将是科技与情怀交织的沃土:“这里有阳光、有土地,更有无限可能。”在青白江,像周仁强这样的“新农人”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用知识浇灌田野,用创新点亮乡愁,让“阳光里”不仅是一个农场,更成为新时代青年扎根乡村、破茧成蝶的缩影。
来源:青春青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