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2025年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安排部署2025年“三农”重点工作。成都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詹庆出席会议并讲话。

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俊出席会议。


会上,成都东部新区相关局(部门)、镇(街道)和国有企业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作交流发言。

詹庆指出——

过去一年,成都东部新区守稳守牢“三农”底线,推动现代都市农业提质增效,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持续向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巩固衔接工作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新区系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之年。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强县活镇、兴村美乡、立产优业、惠农富民”一体发展,推动和美乡村与农业园区同步建设,深化改革与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同步谋划,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严守三大红线底线,稳粮护地防止返贫致贫

要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开展“天府粮仓”高产创建行动,以粮食产业园区为重点,打造科技研发应用核心区、粮经复合高产高效示范区、粮油高产展示区,以示范带全域,争取实现粮食作物亩均增产不低于三公斤。

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坚持“良田粮用”的大原则,健全区、镇、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加快推动建设农业生产用地一张图管理系统,全面加强对农业生产用地种植利用的监测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应对极端天气能力。

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常态化落实脱贫户包保责任制,全力做好过渡期后帮扶政策衔接,管好用好扶贫和帮扶项目资产,落实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把驻村工作作为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建强驻村工作队。

◆强化三大发展引擎,着力构建产业、生产、经营体系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在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充足供给的基础上,紧盯市场需求变化,发挥新区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强化农林筑基,坚持产业兴农,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

要以绿色智慧为导向推进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进一步集聚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走园区化、标准化、绿色化、装备化、智慧化发展之路,促进农业生产全链条降本提质增效。

要以集约高效为导向推进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将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组织方式和农业服务模式有机结合,提升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现和美乡村“四大提升”

要实现乡村规建大提升,坚定不移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建设,重点攻坚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推动农村道路设施修缮及危险路段隐患点整治,加强优质公共服务扩容下沉,完善乡村“一老一小”照护体系。

要实现乡村环境大提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专项行动,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热情,重点围绕村庄院落、房前屋后、偏远村落及交通干线沿线区域存在的杂物乱堆乱放、道路积尘扬尘、无序店招店牌等突出问题,更大力度推进整改提升。

要实现乡村治理大提升,坚定不移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机制,深化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推动村级事务阳光运行;坚持智慧赋能,实体化运行镇(街道)城运中心,联动微网实格,推动智慧蓉城向村(社区)最小单元延伸;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进一步拓宽城镇落户渠道,推进人才入乡“新农人”试点工作。

要实现农民收入有提升,努力引进与村民利益联结紧密、优先吸纳本地村民就业的乡村振兴项目,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依托机场运营、“立园满园”等带来的服务业劳动力需求,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鼓励多村联合组建劳务专业合作社。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东部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斌,政协成都市委员会成都东部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文胜,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陈春地、蒋镇东、尹朝银、杨敏、黄伟、张瑞琴、陈江、王猛出席会议。

来源 | 成都东部新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