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Deepseek横空出世,马斯克赶紧推出Grok 3,不甘落后。然而在发布会上,两位华人面孔十分吸睛。
于是就有人调侃,其实中美这场AI之战是在美中国人和在华中国人的竞争。
其实这一点在大家看来不只是玩梗,毕竟美国确实存在很多华裔科学家和精英,然而特朗普却不以为意,想尽各种办法想要将在美华裔科学家赶回中国,大有重启“中国行动计划”的趋势。
相反,我国对于回国的科学家是极力欢迎,给予更多的研究支持。
在美科学家回国
想当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在美国的科学家想尽办法回国建设,比如著名的钱学森、郭永怀。
他们回国之后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贡献了极大的力量,研发出原子弹、氢弹等让别的国家不敢轻易冒犯的武器,狠狠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但是到后来,国内又兴起出国留学的浪潮,觉得在国外读书生活才是最好的,就连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北大都以出国留学、在国外工作引以为傲。
10年前我国公派的留学生中,毕业不归国的比率甚至高达87%,不怪美国阴阳怪气说“感谢中国为我们培养人才”。
可是这些人到美国之后,真的得到他们想要的生活了吗?好像也没有,尤其是在特朗普上任后。
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上任,就开始以“安全和技术威胁”为理由推出“中国行动计划”。
这个计划是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11月启动的,要求美国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1-2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以防止中国窃取美国信息。
这是指向十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找出中国窃取美国信息的间谍,然后起诉。如果没有,那就捏造。
于是在美华裔科学家就成了重点迫害对象,尤其是那些能接触到美国敏感信息的。
陶丰就是这个计划的受害者,2019年时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任教陶丰就遭到美国司法部起诉和逮捕,他被指控10项重罪,其中之一就是“间谍”罪。
陶丰不承认,经过5年的维权之路才在2024年7月洗脱罪名,可是这五年的各种损失谁来赔偿呢?还有他在美国的前途又会怎样?
还有去年7月份回到国内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的癌症专家孙少聪,同样是“中国行动计划”的受害者。
孙少聪在2007年时进入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担任免疫系讲席教授、癌症免疫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位,还在2017年时被评为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全美国连续十多年排名第一的癌症研究机构,尤其以癌症研究和临床试验最为出名。
这样的一个在美国医疗界有重要地位的专家,在特朗普上台后就被调查3年,停职一年。
其实在MD安德森的华裔科学家不只有孙少聪一位,人数高达数百人,于是FBI就在这里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对其中5名华裔科学家专门调查,最主要理由还是“间谍”罪。
孙少聪被免职后,发觉美国的环境已经不适合研究,于是选择回到国内以特聘研究员的身份进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创建新的实验室。
其实从特朗普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之后,不少在美科学家就发现美国的环境已经不适合研究,尤其是华人科学家,于是他们纷纷离开美国。
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24年时就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显示从2018年后,离开美国的华人科学家比例增加75%,在生命科学领域最多。
2021年,哈佛、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三所美国顶尖学府联合发布的《2021全球人才迁徙报告》中也显示,全年有超过1400名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到中国,同比增加22%。
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大家都懂,曾经因为美国的科技更先进,能够得到的待遇更高,才成了众多精英趋之若鹜的良港。
美国环境不好,中国反而给出更好的条件,欢迎科学家到中国来研究,那么回来的就多了。
拜登显然要比特朗普正常一点,2022年上台之后就把这个行动暂停了,然而特朗普的重新上台,又有重启的趋势。
疯狂特朗普
3月28日,FBI又突击搜查了印第安纳大学华裔教授王晓峰和妻子马念丽的两处住宅,搜查行动持续了一整天,还查扣了很多物品。
王晓峰是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可以说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大佬,在CS ranking上排名第一。
从2004年起他就在卢迪学院任职,还主导过价值230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可是如今卢迪学院已经将他的个人资料从官网上删除。
为什么他会突然被针对?或许和他的专业有关。
原本美国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是妥妥的领头羊,AI也是在硅谷的精英率先推出。
可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硅谷这些精英感到地位不保,从马斯克赶紧推出Grok 3就能看出,不少科技巨头纷纷入局AI领域,就想把Deepseek比下去。
特朗普作为总统,自然也在为本土的科技创新担忧,看那些华人科学家用着美国的东西进行研究就来气,于是重启“中国行动计划”的念头油然而生。
同时他也开始了各种骚操作,不仅对国外指手画脚,想要这里想要那里,对所有国家加征关税,对国内也采取了各种措施。
不仅要将华人科学家赶出美国,对本土的科学家也不手软,缩紧签证制度,还要缩减研究经费,让高校“自我审查”。
这一系列的举措看起来是让美国的科研环境改头换面,但对于科学家来说是很窒息的。
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从特朗普的新政府上台后2个月多时间里,美国多个主要研究机构受到影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预算削减高达30亿美元,美国国家航天局价值4.2亿美元的合同被终止,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被大规模裁员。
这些都是得益于马斯克搞的政府效率部,在为美国政府“瘦身”。
这个部门确实是揪出了美国政府的很多蛀虫,但也同时伤到了很多命脉。
尤其是在人才这一块,缩减研究经费就等于停止给车加油,很多科研人员直言不得不离开美国。
3月27日,美国《自然》杂志就公布了民调结果,对1600多名科研人员采访询问是否想离开美国,其中表示想离开的人数超过75%。
一些人想搬到有朋友、家人或者熟悉当地语言的国家,有些则是要返回原籍,有的直接回答:去任何支持科学的地方。
相对于美国的“赶人”,中国对待人才的态度就好得多,去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针对“留学回国人才就业”的意见,保证留学回国人才回来能得到更好的就业。
在美国还未来得及重启“中国行动计划”的时候,很多在美国多年的精英人才就选择归国,比如物理学家刘畅、数学家林华新、曾担任苹果首席工程师的孔龙等,都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要想国家发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曾经的美国是,如今的中国也是,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的伟大复兴就在不远的将来。
参考信息:
凤凰网:著名癌症科学家孙少聪回国,特朗普将重启“中国行动计划”?
看看新闻:2018年特朗普针对中国后 离美华人科学家激增75%
观察者网:FBI突袭搜查知名华裔教授住宅,又一轮“中国行动计划”?
观察者网:《自然》杂志:民调显示,超75%在美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