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海自发布了一张12改反舰导弹打击海上目标的示意图,图中直接将中国滑跃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当成了假想目标,考虑到这种导弹刚刚开始在九州部署,这就迫不及待的针对中国军舰了,可真够明目张胆的。
(日本海自的12改打击海上目标示意图)
在示意图中,为了更清楚的展示目标,还刻意对其进行了放大,从中可以发现,目标明显是一艘滑跃航母,目前在东亚这块能频繁活动的滑跃航母,也就是辽宁舰与山东舰了。至于另一个目标,很容易就能认出是075型两栖攻击舰,日本这是唯恐别人看不出来啊!
12改是日本开发的新一代隐形反舰导弹,与AGM158C的定位差不多,采用后掠式上单翼布局,X形尾翼,弹体横截面呈多边形,全长约5米,直径340毫米,翼展1米,发射重量只有700公斤,
战斗部224公斤,但射程却号称达1000公里,比AGM158C还远,堪称全球射程最远的亚音速反舰导弹。
(12改隐形导弹)
但与AGM158C的半埋入式进气道不同的是,12改采用了传统的腹部方形进气道,虽然这对其隐形能力造成了很大影响,但赋予了12改更强的机动能力。
另外,12改还采用了GPS+地形匹配+末端主动雷达的复合制导方式,与AGM158C的GPS/INS组合导航加热成像的制导方式有很大不同,之所以要用比较落后的地形匹配,是因为12改只能用GPS的民用版本,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差,很难通过与惯导系统交联的方式做到超低空突防。
(AGM158C反舰导弹)
再者,12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隐蔽性也不如AGM158C的热成像导引头,但这种雷达导引头可不是一般的雷达导引头,而是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可以对目标成像,精度极高,也正因为如此,12改才能在示意图中准确锁定075的薄弱部位,还能对地面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由此可见,12改纸面性能还是不错的,但缺点也不少。
首先是速度慢。作为一种亚音速反舰导弹,12改的最大速度仅0.9马赫,突防能力远不及超音速反舰导弹。
其次是抗干扰能力差。12改的民码GPS、地形跟踪雷达、中继制导、主动雷达信号都易受干扰,尤其是在远射条件下,负责中继信号的无人机很容易被压制或摧毁。
面对12改这种亚音速反舰导弹,我军航母和两栖舰编队的拦截手段还是比较多的。
首先是护航军舰用红旗9B、红旗16之类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055还可用无人机拦截亚音速反舰导弹。
再就是红旗10和1130之类的近防武器对亚音速反舰导弹都有很好的拦截效果。
最后,从福建舰近日的抗冲击试验来看,航母本身的防护力还很强的,即使12改侥幸命中几枚,也无法造成多大损伤。
当然,一味的防守也不可取,我军编队发射的鹰击21才是对付12改最有力的武器,前者平均速度6马赫,是后者的6倍以上,足以后发先至,在12改来袭之前摧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