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俄乌冲突
普京内部讲话泄露,称俄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摆出一副不胜利决不收手态势,这无疑给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那么,普京讲话谈到打百年战争,目的是什么?以目前形势来看,俄罗斯有能力打百年战争吗?特朗普斡旋俄乌冲突,最终会不会走进死胡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普京称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这一话题说起,为你进行分析。
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成员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会议讨论了乌克兰战争和俄美关系等议题。 据德国《焦点》周刊网站报道, 普京在会上就乌克兰冲突的和平前景表述强硬,声称“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这种强硬的表态,让外界对停火前景愈发悲观。
第一个问题:普京讲话谈到打百年战争,目的是什么?
图为欧盟
首先,这是在向西方国家释放心理威慑信号。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包括军事援助、政治支持等。2024年欧盟向乌克兰援助总额达173亿美元,美国高达83亿美元。目前各国国内反战情绪上升,俄罗斯长期对抗的决心可能会让西方国家因长期投入而感到疲惫,最终减少或停止对乌克兰的支持。毕竟,长期的军事援助和政治干预对西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他们需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和资源。
其次,“百年战争”的说法可以帮助俄罗斯政府向民众解释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稳定国内民心,为长期战争做好舆论准备。随着战争进入第三年,俄民众对“特别军事行动”的认知逐渐从“闪电战”转向“持久战”,俄罗斯政府需要让民众理解这场战争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强调战争的长期性,俄罗斯政府可以让民众做好心理准备,增强民族凝聚力。
图为普京
最后,通过暗示长期战争的可能性,普京可以降低国际社会对短期内达成和平协议的期望,从而在未来的谈判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普京的强硬姿态客观上抬高了谈判门槛。通过强调“不急于求和”,俄罗斯既保留了未来谈判的主动权,让国际社会认识到和平协议的达成需要时间和各方的努力,从而在谈判中更加从容地争取自己的利益。
第二个问题:以目前形势来看,俄罗斯有能力打百年战争吗?
图为“匕首”导弹
尽管普京展现强硬姿态,但“百年战争”的可行性仍存疑。从军事实力看,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基础,能够生产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然而,长期战争将消耗大量的军事资源,包括人员、武器装备和弹药等,但其军工产能已接近极限。
苏联遗留的武器库存消耗殆尽,新生产的T-90M坦克与“匕首”导弹难以弥补战场损耗。更关键的是,兵员短缺问题持续发酵,瓦格纳事件暴露出雇佣兵管理的混乱。俄罗斯的国力并非无限,国家未来前景产生影响。
同时从经济层面看,持续的战争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西方国家的制裁已经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2022年俄罗斯GDP缩水2.1% ,长期战争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困境。并且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2024年俄对西方原油出口比例已经从60%降至15%,为维持战争开支,俄政府不得不将石油出口折扣扩大至35%,并加速向亚洲市场倾斜。这种“低价换销量”的策略虽能短期续命,却严重透支能源定价权。
图为G7国家
最后,俄罗斯受到越来越多的孤立,这对其外交和海外资产造成了不利影响。G7国家已冻结俄央行3000亿美元资产,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的逮捕令更使其外交活动受限。就连传统伙伴印度也开始削减俄油进口,转向伊拉克与沙特原油。这种“去俄罗斯化”趋势若持续,而长期战争将进一步加剧俄罗斯的国际孤立,这使得其在国际事务中面临更多的困难。
第三个问题:特朗普斡旋俄乌冲突,最终会不会走进死胡同?
从普京百年战争的言论来看,俄罗斯并不想就此停战,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有着明确的核心利益诉求,要求乌克兰去军事化与承认四州归属并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同时在军事上保持着一定的优势,控制了库尔斯克州。如果特朗普的斡旋方案不能满足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普京可能不会接受,这将给斡旋带来巨大障碍。
图为泽连斯基
另一方面,乌克兰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和加入北约,乌克兰在冲突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民众和政府都希望能够恢复领土完整,并通过加入北约获得更多的安全保障。如果特朗普的斡旋方案不能满足乌克兰的要求,泽连斯基可能难以接受,从而使斡旋陷入困境。
此外,特朗普想快速结束俄乌冲突,反而会适得其反。朗普试图用“30天停火”作为折中方案,却遭俄乌共同抵制,普京要求停火必须包含领土让步,泽连斯基则强调“无乌克兰参与的谈判无效。毕竟双方核心利益差异太大,并且特朗普他的外交政策往往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和不确定性,可能难以得到各方的完全信任。而美国国内不同政治势力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存在分歧,这可能会影响特朗普的决策和行动。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俄乌冲突的解决需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来寻求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普京的表态、俄罗斯的战争能力,还是特朗普的斡旋,最终的目标都应该是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民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