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民航进入淡季,低价竞争异常激烈。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天气变暖,经济加快复苏,3月份下旬,民航出行需求明显提升。
2025年第12周(2025年3月17日至23日),全国机场:
客运起降19.1万架次,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2.1%;
旅客吞吐量2759.2万人次,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5.0%;
平均执行率80.7%,平均客座率84.5%。
截至2025年3月23日,全国机场累计:
客运起降235.5万架次,同比增长1.5%;
旅客吞吐量33755.9万人次,同比增长3.8%;
执行率84.9%,累计客座率83.7%。
翼哥对第12周的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做个简要的分析,以下数据为初步估算,实际数据以各机场公布的为准。
2025年12周(3.17 - 3.23),我国航空运输市场持续展现出活力与变化。从旅客吞吐量排名情况,可以洞察各机场的运营态势、区域航空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及行业整体走向。
一、头部机场稳定领跑,竞争格局微妙
在本周,广州、浦东、首都、深圳、天府等机场依然占据排名前列。
一是浦东白云竞争激烈。
两家机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前两个月浦东机场一直领跑。
本周白云发力,广州白云以 158.5 万人次位居榜首,浦东紧随其后为 155.9 万人次,二者差距微小,两大枢纽机场之间激烈的竞争。
二是首都力压深圳一头。
虽然现在深圳宝安非常想挑战首都机场的第三地位,但昔日老大本周以 131.7 万人次位列第三。
深圳宝安以129.2万人次位列第四。
暂时还没有机场能挑战以上四大机场的地位,未来很难说。
三是虹桥机场排名连升2级。
本周虹桥机场排名从第9升至第7,超越重庆江北和杭州萧山。
四是杭州昆明西安差距极小。
杭州、西安、昆明三强之间的差距非常小,一不小心可能就落到10名开外。
二、中部机场稳步提升,武汉表现突出
中部地区的机场在排名中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一是武汉表现突出。
本周武汉天河以 60.5 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全国排名第 13,且环比增长 9.2%,同比 2024 年增长 9.5%。
武汉天河机场近年来不断发力,在 2024 年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3000 万人次的机场。
今年以来,其客流量持续增长,在多个出行高峰期表现亮眼。
二是沈阳反超哈尔滨。
在1、2月份,哈尔滨太平机场凭借冰雪游连续压制沈阳桃仙机场。
随着天气变暖,沈阳机场在本周反超了哈尔滨机场,沈阳45.3万人次,比哈尔滨的39.3万人次多了6万人次。
三、部分机场排名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些机场的排名在本周出现了波动。
例如,海口机场全国排名第 15,旅客吞吐量 55.0 万人次,环比仅增长 0.7%,同比 2024 年下降 8.2%,这与冬天海岛游有关,春天来了,海口旅游不占优势。
青岛胶东机场本周同比增长10.2%,是千万级机场中唯一增速超过10%的。
揭阳机场,本周旅客吞吐量 19.3 万人次,同比增长 20.0%,排名上升明显。
2025年11月我国80强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