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回干了票大的!4月2号,他手下6个大将:万斯、卢特尼克、贝森特、纳瓦罗、格里尔、米勒齐齐站出来,拍着桌子说要对全世界开打关税战,特朗普一听,眼睛一眯,直接点头同意,愣是把这天搞成了“宣战日”。

这阵仗,绝对得载进史册!36万亿的债务压得美国喘不过气,这帮人一合计,干脆全球收关税,多捞7000亿美元回来,可这钱真能到手?全世界会咋接招?



文案|编辑:清

美国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债务问题就像个大雪球,越滚越大,2023年初,债务还停在31.4万亿美元,谁能想到短短两年,就蹿到了36万亿美元。财政窟窿越来越深,压力全堆到特朗普肩上,他上台后,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得赶紧找钱填坑。

于是,各种招数都使上了,从停掉对乌克兰的援助,到盯着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再到巴拿马运河的收入,能捞的都不放过。可这些还不够,眼看着债务数字还在往上窜,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坐不住了。

这时候,手下6位大将站了出来,齐刷刷地给特朗普出了个主意,这6个人不是小角色:副总统万斯、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顾问纳瓦罗、贸易代表格里尔,还有高级助理米勒,他们凑一块儿,商量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对全世界开打关税战。

不是只挑几个国家下手,而是所有国家一个不落,连豁免条款都没留,他们的算盘打得响:只要关税一起征,美国财政就能多进账一大笔钱。特朗普听完,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靠谱,4月1号,他放话出去,说当晚或第二天就会公布细节,还把4月2号定为“解放日”,要用关税保护美国工业,顺便给国库多攒点钱。



事情发展到这步,其实早有苗头,之前特朗普就嚷嚷过要加关税,最开始说是针对15个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越南、加拿大、欧盟这些,财政部长贝森特还跳出来,骂这15个是“肮脏的15国”,说他们占了美国太多便宜。

可没过多久,特朗普就改口了,说没听说过什么15国的事,要打就打大的,全球国家都得算上。到了4月2号,他果然拍板,把关税战的目标定成了全世界,这一下,彻底把原来的小打小闹变成了全球风暴。

关税战要是真干起来,钱是少不了的,以中国为例,今年已经被加了两次关税,每次10%,现在税率已经到20%。如果按这个标准推算,对全球国家都来一遍,美国一年能多收7000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5万多亿,这数字听着就吓人,够美国政府喘口气,缓解财政上的燃眉之急。

毕竟36万亿的债务不是闹着玩的,每年光利息就压得喘不过气,特朗普这招,看似简单粗暴,实际上是奔着短期收益去的,他心里清楚,美国工业得保住,钱也得有地方来,关税就是最直接的路子。



决策背后,6位大将的推动功不可没,万斯负责协调大局,卢特尼克盯着商务利益,贝森特算着财政账,纳瓦罗和格里尔专攻贸易细节,米勒则帮着出谋划策。这帮人凑一块儿,把关税战的框架搭得严丝合缝。特朗普本来就喜欢大动作,他们的建议正对胃口,4月2号这天,特朗普正式对外宣布,关税战开打,所有国家都得接招,这消息一出,全球都炸了锅,谁也没想到他真敢这么干。

当然,钱不会白来。关税战短期内能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可长远看,麻烦也不小,全球国家本来就对美国霸权有意见,这下更得离心离德,中国这边,已经被加了20%的关税,再加下去,贸易成本只会更高。

其他国家也一样,加拿大、欧盟这些老伙伴估计得翻脸,越南这种新兴市场也跑不掉。关税一收,货价就涨,全球供应链得乱成一团,美国自己的工业是保住了,可国际市场那一块蛋糕,怕是要缩水不少。



再说特朗普的创收路子,也不光靠关税,他早就看上了别的地方,俄乌冲突上,他直接停了对乌克兰的援助,还狮子大开口,要乌克兰拿5000亿美元的矿产资源来抵军援的账,格陵兰岛的矿藏也没逃过他的眼,那地方资源多,挖出来就是钱。

巴拿马运河也一样,每年过船的费用收一收,又是一笔进账,这些招数加一块儿,特朗普是铁了心要给美国财政续命。可问题是,这么搞下去,美国跟世界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僵。

关税战的消息传开后,全球的反应可想而知,4月2号这天,特朗普把“解放日”喊得震天响,可对其他国家来说,这更像是“宣战日”,美国这边忙着算收入,那边各国已经在琢磨对策了。

贸易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你加关税,人家肯定有反制,以前美国打中国的时候,中国就没少还手,现在全球都卷进来,反击的力度只会更大,特朗普的算盘打得精,可这7000亿美元能不能真拿到手,还得看后面怎么演。



债务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从31.4万亿到36万亿,两年涨了快5万亿,这速度谁看了都头皮发麻。特朗普上台后,财政压力就没松过,关税战也好,抢资源也好,都是在给这堆债务止血。可雪球还在滚,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炸,谁也说不准。眼下,他是靠着关税这招先撑场面,至于以后,美国还能不能稳住霸主地位,那就得看运气了。

参考资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