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相当一段漫长的动荡赛季之后,猛龙管理层总算大刀阔斧的确定以少主巴恩斯为核心重组,后续又迅速在交易中获得奎克利、巴雷特等年轻核心,配合原本就在队伍中的中锋珀尔特尔,猛龙组成一组还算有竞争力的阵容。
但在这套班底上,似乎还欠缺一个位置,也是猛龙最特殊的X因子:格雷格-迪克。
众所周知,猛龙现在的核心巴恩斯是一个极度全能,身材体能也出色的锋线,当空间拉开时,巴恩斯能够一对一用壮硕身躯霸凌防守人,但当对手用类似防守字母哥的人墙战术防堵他的突破路线时,外线能否有队友负责替他拉开空间,就成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
因此,迪克值得成为这个关键人选。
回顾迪克上赛季在猛龙的表现,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为刚进联盟的适应阶段,以11月最具代表性,当月迪克以22%的投篮命中率,20%的三分命中率,以惨烈表现交出场均3.5分。好在猛龙教练团队发现了迪克在对抗性上的短板,后续索性为他制定了专属的增重训练。
第二个阶段在进入去年2月份后,迪克终于将身体强度和进攻效率提升到NBA水平,单月交出55%、49%、85%的超高水平,除了原本就是招牌的外围投射,迪克对于空切的时机拿捏也相当不错,再配合上相当优异的攻筐终结协调性,让对手在忌惮他三分同时,还得防范他冲击禁区的威胁。
而到了上赛季尾声,由于巴恩斯、奎克利、巴雷特等人陆续缺赛,迪克的场均出场时间暴涨到30分钟,场上任务量也在增加,导致他的效率全面降低,最终以场均8.5分的成绩结束新秀赛季。
以整个新秀赛季来看,迪克的技能包的确非常适合当下联盟的球风,而且他也展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潜力。综合各大媒体选秀时的模板,很多人都给出了迈克-米勒这名老前辈的名字。这似乎意味着迪克的未来,虽然不一定具备冲击全明星的能力,但作为多功能型射手侧翼球员,还是具备极大未来机会的。
结合球员特点来看,迪克最大的卖点在于他的三分投射。有着203的身高和极高出手点,配合上几乎不用沉球的出手特性,让他在接球投篮上只要能够跑出空挡位置就极难被干扰。
整个新秀赛季下来,迪克交出39.3%的接球三分效率,特别是在两侧底线三分分别交出51.1%和42.6%的极高水平,这些都证明了迪克的投篮足够可靠,也很适合作为巴恩斯、巴雷特等人在单打时的弱侧埋伏。
唯一稍微可惜的是在持球投篮的状态下,迪克的进攻效率就会雪崩式下滑,这也是他未来想要成为球队核心持球手级别的最大难题。
另一方面的优势,在于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赛大局观。
虽然受限于球风和体能局限性注定不可能成为撕裂防线的第一核心,但当他看到正确机会出现时,还是能做出正确判断。
而在具备外围投射威胁下,迪克在无球掩护时经常能造成对手防守的沟通失误,这时他就会精确传球找到队友,而他的判断优势也同样体现在无球空切上,面对对方积极的传球切断,迪克能适时反跑出得分机会。
虽然体能一般,但他的协调性和终结手感都非常不错,禁区内的终结效率达到相当出色的60%,甚至于他还能在空中对抗后调整终结出手,让他在场上的进攻威胁不仅仅止步于三分线之外。
在猛龙主帅拉贾科维奇强调无球掩护跑动的动态进攻体系下,能有一位具备接球投射威胁的球员相当重要,而除了奎克利之外,猛龙现有阵容上能担当此地位的非迪克莫属。
在拉贾科维奇的体系下,配合珀尔特尔和奥利尼克轮流高位负责策应,以及越发稳定的控球前锋巴恩斯,加上下半赛季重拾持球优势的奎克利轮流供输,逐渐适应联盟强度的迪克,依靠投射技巧,完全有可能成为猛龙未来重建计划中影响球队走向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