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向来是江南最秀丽的时节,而最灿烂的舞台,无疑就是上海时装周!有道是这个金蛇春天的上海,“城市变秀场,处处是T台”。新民晚报的主题报道就显示:全市36个时尚地标,近百场新品首秀、近千个品牌首展以及数十场重量级国际合作的首发活动轮番上演,全方位展现本季上海时装周“质塑新境·建所未见”的主题。由此,笔者和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日本留学生一起观澜上海时装周,感知这前所未有的新时尚。
2025年春上海时装周主会场夜景
PART.01
德本美月:上海与东京的设计理念差异
对比了中国上海时装周与日本东京时装周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两者在文化背景、设计理念和时尚传达方式上的显著差异。这不仅是两场时尚盛会的对比,更是两种文化在全球时尚舞台上的碰撞与交融。
上海时装周的夜间室内主题场景一览
首先,从文化的传递角度来看,中国的时装周更侧重于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比如在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中,EP雅莹品牌在开幕大秀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和苗族剪纸融入现代时装设计,强调的是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与数字艺术、现代工艺的结合,将中国传统美学传递到全球观众眼前。这种展示方式让我感受到中国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传承,同时也展现出他们对未来科技和时尚的大胆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东方美学的传递,更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国文化自信地展现出来的一次尝试。
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首次亮相上海时装周
相比之下,日本的时装周,特别是东京时装周,给我留下的印象则更加内敛和细腻。竹内美彩设计的“フォトコピュー”(PHOTOCOPIEU)品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2024-2025年秋冬东京时装周中,竹内美彩没有使用传统的模特,而是用28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背景的假人来展示服装。这种做法令我感到非常惊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日本设计师在创作时的细腻与人文关怀。通过这些假人,竹内美彩传达的不仅仅是服装本身,而是每一件衣服背后的人物故事和情感世界。这种做法打破了常规的时装展示方式,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览,让观众不单单停留在衣服本身,而是能够感受到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两者的差异在于,上海的时装周更倾向于展示民族自豪感,强调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时尚理念。而东京的时装周则更多着眼于个体内心世界的表达,强调通过服装和展示方式来呈现人物的情感与故事。这种内敛和精致的设计,使得日本时装周的表现具沉浸感和思考空间,仿佛在每一件衣服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故事。
上海嘉定时装品牌企业模特携骆驼亮相时装周走秀舞台
再者,从时装的设计风格来看,上海时装周常常展现出一种精致与细腻的工艺,注重传统美学元素的现代化转化,像是将牡丹、剪纸等传统元素通过时尚化的手法呈现给观众。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彰显了对全球时尚趋势的敏锐捕捉。而日本的设计则多以柔和、精致为特点,常常融入对女性柔美气质的追求,同时不乏一些幽默和反叛的元素,给人一种轻松又不失深刻的感觉。这种设计风格的独特性,使得东京时装周的每一场秀都充满了探索与创意。
总的来说,上海时装周和东京时装周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的外观形式,更在于它们传递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上。上海时装周以“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为主题,凸显了中国设计在全球时尚领域的独特地位。东京时装周则以“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为主导,展现了日本设计师对于日常生活和女性身份的深刻洞察。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时尚表达方式中,我们看到了全球时尚舞台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同时也更加理解了时尚不仅仅是服饰的展示,它背后承载的,是文化、历史与情感的深层次交流。
PART.02
佐藤静香:文化自信的力量与包容多元
大家平时对着装的要求可能各不相同,有人注重整洁舒适,有人追求华丽奢侈,还有人喜欢个性张扬的风格。每一种风格都值得被尊重,而时装周的初衷,或许正是为了展示这种多元与包容。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这种文化多样性是我们独特的财富,也是我们时尚产业的根基。以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为例,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品牌EP雅莹携手贵州苗族剪纸传承人杨金秋和国家级非遗苏绣传承人邹英姿,将剪纸的利落线条和苏绣的婉转针法融入现代时装,展现了少数民族技艺中的激情与活力。这种融合不仅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汉服在本届上海时装周展示了东方的古典风情
再看看日本的乐天东京时装周,它以展示日本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而闻名。日本设计师们将简约美学与精湛的工艺相结合,打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时尚作品。同时,东京时装周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和设计师的参与,提升了日本时尚在全球的影响力。首先,日本设计师们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设计,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其次,东京时装周注重创新和国际化,吸引了全球的关注。这让我们明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被看见,必须对自己有自信,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和开放。
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上海国际时装周也在不断努力。它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权威媒体的关注,还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吸引了国际品牌和设计师的参与。例如,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以“质塑新境·建所未见”为主题,呈现了近百场新品首秀和近千个品牌首展。这不仅展示了中国时尚的创新力,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文化自信是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石。就像日本以匠人精神闻名,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这种自信也体现在他们的时尚设计中。而当代中国,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应该将这种文化自信展现出来。上海时装周不仅要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还要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世界看到中国时尚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强调评价:文化自信是上海的底气,就像我们应该珍视自身身上的闪光点,将它放大,再在这基础上增添些色彩。也只有这样,上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看到我们澎湃的时尚力量。
作者在邻近上海的时装创意空间彩衣堂实地考察
PART.03
杉本美奈:在裂缝中绽放和重构新叙事
3月末的上海黄浦江畔,EP雅莹大秀的灯光照亮了唐嫣身上的剪纸牡丹。昆曲水磨腔与电吉他声在秀场交织,EP大秀的衣服上是杨金秋老师剪出的蝴蝶。那些刀刃在红纸上刻出的弧线,竟与东京设计师撕破西装面料的裂口异曲同工。这自然就让我想起东京和服匠人山本先生。他曾经把地震裂缝绣成金线,在展馆里说——灾难的裂痕,也可以是美的起点。
上海时装周的多元主题走秀场景一览
EP雅莹工匠们手作的"褶",让我想起奶奶珍藏的京都友禅染和服。那些需要20道工序的褶皱,在箱底压了30年依然挺括。但2025东京街头更疯狂——有设计师把地铁线路图烫成西装褶皱,清晨通勤族的移动轨迹就成了天然纹样。我想,或许最动人的美往往诞生于控制与失控的临界点。
2025东京秀场上,设计师小冢信哉在西装裤脚剪出裂口,他说:“完美的剪裁不是遮掩身体,而是创造对话空间。”而当年在高中家政课上,我曾经将校服裙改造成不对称设计时,老师训斥道:“规矩就是规矩!”而今东京T台上,设计师们故意保留丝绸毛边,让江户时代的虫蛀痕迹成为设计语言。原来,真正的时尚从不在保险箱里,而在勇敢撕裂规训的瞬间。
我印象深刻的是:68岁的渡边女士穿着荧光长裙走向秀场,她说,她在年轻时为隐藏妊娠纹穿高领毛衣,而现在这些褶皱是她剪裁的灵感线。这让我想到了《外国文学导论》课上看到的一段话:“最动人的诗篇往往诞生于格律与自由的博弈。身体从不是需要征服的客体,而是灵魂栖居的殿堂。”从东京到上海:我们这代人注定要在传统与创新的裂缝中,编织属于自己的光。我愿,所有让光照进来的缝隙,都是未来编织者的经纬线。也愿,所有的补丁不再是掩饰,而是新的叙事。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要英(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导师)
图 片| 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 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