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中年人正在减肥这条路上“屡战屡败”?
去年买的裤子今年卡在大腿根,体检报告上“脂肪肝”三个字比年终奖还显眼,爬三层楼梯喘得比狗还凶,最气人的是,明明吃得比二十多岁更少,体重秤上的数字依旧冰冷无情……
根据最新的肥胖年龄分布情况显示,中国男性的超重/肥胖率分别在50至54岁和35-39岁达到峰值。《腰围太大,体重超重?国家喊你“减肥”啦!》,目前正在倡导的全民体重管理计划,针对的大头其实是步入中年阶段的80/90后。
先别急着把锅甩给“年纪大了懒了”,事实上,科学家早已将研究数据扒明白,“30岁过后,每过10年基础代谢下降2%-3%,肌肉量每年约流失0.5%-1%,激素水平令脂肪更爱驻扎腰腹。”
中年减肥和年轻人最大的区别就藏在四个字——“代谢断层”。数字看着虽小,然而换算成实际效果——即便每天吃着和十年前一模一样的饭量,光呼吸每年都会默默囤下一斤半的脂肪。相当于身体里住了个24小时营业的“脂肪银行”,还会复利计息,体重一点点地往上涨。
都知道从“啤酒肚”重回纤细身材谈何容易,中年减肥难也不是不努力,到底如何才能成功瘦?必须解决的现实是要捅破“代谢的窟窿”。
专家指出:“很多人都想要‘最快的方法’,但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也很重要。不推荐极端的节食或者过度运动,可能会有健康风险,所以得在快速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所幸相关研究已有不小突破。
一项刊登在权威杂志《Nature》上的真实研究显示,通过一种名为“瘦身菌”的肠道有益菌AKK,32位超重志愿者12周后代谢指标提升42.42%,且期间保持着正常饮食且无运动。值得一提的是,这群人平均减轻2.27kg体重,约1.37kg脂肪量,代谢提升了体重似乎也降了。
一心动网友幽默发问:是否只需直接吃AKK菌,就能无需严苛锻炼或节食,轻松实现燃脂效果?“躺瘦”的日子就这么来了?
然而,现实却给这份期待泼了一盆冷水。研究表明,AKK在中国健康人群肠道中的定植率相对较低,仅为48.8%,远低于欧洲人群的74.7%。面对这一“地域歧视”,提高国人体内AKK丰度,成为“头等大事”。
据新闻报道,经过科研人员和生科企业潜心钻研,国内首款口服成品“肠倍轻AKK001”已成功面世,并且为扩大用户口服需求,已启动年产能20吨的投产项目,预计将同时覆盖150万人。
新能源汽车高管金先生(化名)表示,在酒桌上总是听到老板朋友谈论这个,印象非常深刻;出乎意料的是,我现在万年不变的体重都降了,而且腰腹渐渐在收紧,这些还真不是心理作用,有体重秤上的数字记录。
“AKK001”的后台数据透露出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超10万下单人群中,中年男性占比高达90%,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恰恰与当下被中年“腹”贵困扰的用户画像精准匹配。开头提到的肥胖年龄分布情况指出,所有年龄段的男性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性。
除了背负生活重担的中年群体,减重元年已至,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将体重管理加入日程。许多机构议论纷纷,此类减重新成果是否有望成为“胖友”们的下一个“心头宝”?
尽管市场为之沸腾,学界仍保持谨慎态度。丁香医生特约营养学专家提醒,体重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想实现带代谢的正循环,除了借力科学减重手段外,更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除了老生常谈的饮食和运动,还有一些日常的“毒习惯”亟需注意,比如睡前1小时别刷手机,压力大时别饿着,吃点小零食都比硬抗强,喝水不够等于自杀式增肥等等。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把功夫下在看不见的“代谢开关”上,将身材和体重管理变成“日常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