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愿已成真,梦想已远航。
不知多少人知道这短短10个字背后的惨烈悲壮?
又有多少人还记得王伟?记得这个看似平凡普通,却在平凡中孕育伟大的名字?
自2001年起,4月1日并不仅仅只是个愚人节。
它更代表着我们对逝去英雄的哀思。
自英雄王伟坠机后,每年4月1日,便会重复地响起一段呼唤:
“呼叫81192,请返航.......”
只可惜,任凭如何呼喊,我们再也不能听到王伟的声音。
留下的只有一句: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请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自此山河寻根,英雄无觅。
1991年4月6日,王伟生活在浙江湖州市一户工人家庭中,如大部分男孩一样,王伟自小军人、天空充满着向往。
据王伟的父母回忆道,王伟自小就对飞行员充满痴迷,只要有飞机从城市的上空飞过,哪怕是在吃饭,他也会立刻丢下饭碗,跑到外面看飞机。
“长大了我要参军,当个优秀的飞行员。”
小小的王伟,这样对父母说道。
但谁也没有将一个稚童的话放在心里。
因为孩童是多变的,想一出是一出,一会儿一变是他们的天性。
但王伟却出乎意料的坚持。
在报考大学时,王伟有许多种选择,不夸张地讲成绩优异的他可以报考全国大部分学校和专业。
只要他愿意,一切唾手可得。
但是面对摆在面前的“诱惑”,王伟二话不说地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想,报考了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了当年湖州四中唯一一位被飞行学院所录取的飞行员考生。
回忆起自己这位学生,王伟的高中班主任人说:
“我知道他一定会成功的。”
除此以外,班主任还透露,早在读高中时,王伟就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为了能成为飞行员,王伟报名参加了当时的电子职业班。
因为他说,飞机上有许多电子仪表,想要成为飞行员就必须打好基础。
因其刻苦努力,王伟还成为当时的电子课代表。
1986年,18岁的王伟踏出了自己完成人生的第一步,成为飞行学院的一名学生。
都说,热爱可以战胜一切。
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在同一批学生中,王伟不是天赋最出众的,但却是最努力的一位。
靠着勤能补拙,王伟成为了同期学员中最先完成单飞的学生。
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熟练掌握驾驶3种新型战机的本领。
不止如此,在航校生涯结束前,王伟共三次受到嘉奖、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
他也是那批学员中,少有门门功课皆为优秀的学员。
优胜劣汰,择优录取是任何时候不变的法则。
只要王伟愿意,他可以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任何一座大城市工作,家人朋友出于私心也希望王伟能回到离家不远的杭州、苏州等南方城市。
但是面对亲朋好友的劝说,名利的诱惑,王伟的选择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在毕业分配前夕,王伟主动找到了学校的校领导,主动申请驻扎到海南岛海军部队服役。
了解海南岛的都知道,海南岛虽然是我国的第二大岛,拥有各种丰富的地下宝藏和多样的自然资源。
但这里,位处我国最南端,且四季并不分明,没有明显的冬季,因为四面环海,所以湿度常年处于70%——90%之间,一到夏天便有蒸桑拿般的感觉。
本地人提及海南岛的气候,也是对其又爱又恨。
放着舒服便捷度的大都市不要,主动“下放”到离家千里之遥的海南岛,不知多少人笑王伟痴傻。
但任凭别人怎么说,王伟都充耳不闻。
在部队期间,王伟努力学习各种高科技知识,刻苦钻研飞行技术,他从不觉得部队里的生活枯燥无聊,不是在训练,就是整理训练笔记,并且从不藏私,只要战友有需要,王伟都会将其大方地拿出。
1998年,王伟在部队听到要改装新的机型,已经越发成熟稳重的他如毛头小子一样,踊跃报名,申请成为第一批改装机。
对此,有好心的战友劝他,一旦改装,则意味着一切要从零开始。
但王伟却不在乎,他说:
“咱们的飞机比较落后,所以我拼了命也要把技术给追上去。”
凭借着对飞行事业的绝对热爱和忠诚,王伟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本领。
成为了我国航空事业中一只矫健的战鹰。
只可惜........
2001年4月1日,是许多人不愿意回想的一天,
这一天,一架美军侦察机非法侵犯我国领空。
侦察到美军侦察机的存在后,我军立即派出两架飞机进行跟踪拦截。正担负战斗值班任务的王伟和赵宇两名飞行员听到战斗警报声后,立即驾驶飞机起飞,逼迫美机飞离我国航空领域。
不料在飞机一段时间后,美机突然向王伟所驾驶的战机撞了过去。
顷刻间,王伟飞机的尾部便被美机的螺旋桨刮得像“纸片一样”飞散开,随后王伟飞机便开始翻滚坠落。
但即使处于这样的危险瞬间,飞机上的王伟依旧在试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救护战机作最后的冲刺,依旧能听到飞机上王伟镇定的报告声;“飞机控制失灵。”
最终还是在赵宇大声命令下,王伟这才选择跳伞,歼—8也随即发生爆炸。
眼见队友被迫跳伞,生死不明,愤怒的赵宇立即对美机进行了锁定,并向上级要求开火,但因油料不足,只能被迫作罢,赵宇只能匆匆下降高度确认王伟坠海的地点便返航离开。
在王伟坠海后,我国第一时间出动了海军、空军、武警、海监、海事等多批舰船,飞机也进行出动,前往王伟出事的海域大规模的搜救行动。
沿海的渔民在得知王伟坠海后,也自发参与搜救行动中,可任凭群众如何寻找、祈祷,都迟迟未能找到王伟的踪迹。
在连续搜索14日后,分析各项因素后,最终官方无奈确认王伟已无生还的可能。
那句“我已无法返航”成为了王伟和救援部队之间最后一句对话,也成为了王伟留在世间最后一句遗言。
直到今天,王伟的遗骸仍然未能找到,这也成为了国人心中的一大痛。
也有人疑惑,为何集10万人之力,找不到一个王伟。
据当时相关人员推测,王伟在跳伞时,可能就已经受了重伤,随后歼—8爆炸又波及到王伟,让其伤上伤,以至于等不及救援王伟便失去了意识被茫茫大海所吞没。
再加上当时受制于技术,我国的卫星定位系统也好,救援系统也罢,雷达所能检测的信号,都比较薄弱,这也为找寻王伟加大了难度。
王伟确认牺牲后的第三天,海军为他进行了海祭,战友们整理王伟的遗物时发现了他画的一幅名叫《夙愿》的画。
只见这幅画作上,一个投影带飞行头盔的飞行员驾驶着舰载机,身后是宽阔的航母甲板,目光所及是蔚蓝的天空与海洋。
现如今英雄的夙愿已经成真,王伟笔尖上的画面成为了现实。
2012年9月25日,中国就此结束了没有航母的历史。
但过去的耻辱,英雄的牺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王伟牺牲后,王伟的妻子家人悲痛欲绝,父母更是一夜之间苍老不少,很长一段时间内王伟的家人都无法走出失去亲人的悲痛。
街道、社区、志愿者也会经常上门看望陪伴他们。
渐渐地,他们走出了悲痛。
所作所为更是令人侧目,敬佩。
2022年,新冠期间,王伟的父母通过红十字会捐款一万元,助力湖州防控工作。
王伟的姐姐更是在疫情严重期间,填写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王伟的妻子阮国琴多年不能忘怀旧爱,始终未曾改嫁。
痛失挚爱的她并没有一味地沉溺在悲痛中自怨自艾,而是化悲痛于动力,接受了部队的安排,前往军校学习,参加部队审计培训班,在部队服役期间,还荣立三等功1次,2次被评选为先进个人,4次获得部队嘉奖。
在她的照顾培养下,王伟的儿子王子成长得很是优秀,现如今他已经是海军某部队的一名基层军官。
王伟的外甥也没有令人失望。
都说,外甥像舅这话不假,自幼听着舅舅的故事长大的蒋宇凡,如同当年的舅舅一样,自小立志成为一名飞行员,即使明知危险,也毫不退缩。
现如今的他也是已经成为空军航空学院大学某学院的一名飞行学院。
结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现如今,山河无恙,英雄远去。
但过去的耻辱我们不会忘记,愿英灵安息,家国永安。
参考文献
中航工业,跨时空对话王伟:凤愿已成真,梦想已远航!
浙江在线,王伟:我的理想、我的梦已经实现了
澎湃新闻,怀念王伟烈士 英雄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