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全美多行业高管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的听证会上警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该计划依赖对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征收费用,这一做法将对美国本土船舶运营商、出口商以及相关就业等造成冲击。报道称,上述计划已在美国海运业引发强烈反弹。因为它威胁到的正是那些能为特朗普“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带来订单的航运公司及其客户。
远洋货运(资料图)
美国船舶运营商们表示,如果对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收取费用,将促使更多美国货物转向拥有资源的外资海运公司,因为后者有能力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这显然是特朗普政府也不乐见的。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从1999年的不到5%增长到2023年的50%以上。据称,美国造船厂每年生产的船舶不到10艘,而中国每年生产1000艘。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3月27日报道,美国海运承运商大西洋集装箱运输公司(ACL)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阿博特警告称,这一对华“毒计”,将迫使中国制造的船舶远离美国,进而导致全球供应链失衡,并将运费推高至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对美国出口商和进口商的打击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大,”阿博特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将破产,不得不关闭公司。”
中国的造船工业能有今天的成就,问鼎世界之巅,是经过四十多年的持续打拼,并且中间还抓住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一次是2001年中国入世,全球贸易上行,对船运的需求大增;另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本、韩国的船厂订单腰斩,中国政府直接下场兜底,逆势帮助企业扩大产能,这才一步一步领跑全球。坦率地说,美国要真正重新振兴造船业,真正的对手不是中国的造船厂,而是美国自身断层的产业链、流失的技术以及崩盘的工业基础。
远洋货运(资料图)
虽然美国也试图联合日本、韩国遏制中国在造船业的优势地位,但问题是,中国在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方面的优势难以撼动。因此,“空喊口号”似乎成了最真实的写照。曾几何时,美国还是那个主导全球航运的霸主,但如今中国掌控着19%以上的全球商业船队,尤其在集装箱运输领域,占据了约95%的市场份额。此外,中国制造了80%以上的干货船,这让美国试图在短期内反转这一态势,显得无比困难。数据显示,美国最大国际远洋货运公司24艘船中有16艘是由中国制造。
其实从特朗普上台之后,就一直在想办法发展造船业,提高造船能力,这样就更方便应对我国,甚至未来完全取代我国船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所以他时常强调要让美国的造船业重新振作起来,还打算设立一间造船办公室,专门负责这件事。美国造船厂告诉美国海运公司的高层领导阿博特,造一艘船需要7年甚至以上。特朗普想和我国竞争,那也得是在某行业发展势均力敌的前提下进行才合适。
美国造船业已积重难返(资料图)
美国政策制定者试图以行政命令对抗市场规律并不是第一次,但却选择性无视了此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引起的劳动力断层、技术滞后与成本畸高等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当前全球航运业并非只有臣服于美国这一种选择。国际航运公会的最新报告指出,航运企业为规避风险,已将16.4%的运力转向新航线。全球航运业真正的产业生命力源于开放海域的自由航行,而非人为设置的收费关卡。或许多年以后回看,眼下的风波不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小小的闹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