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总统对着镜头拍胸脯说 “美国已做好一切准备” 时,五角大楼的军靴们集体倒吸一口凉气 —— 这简直是军事版的 “狼来了”!近日,美国政坛上演了一出荒诞戏剧:一边是总统高呼 “对华威慑”,另一边是新任最高将领直言 “打不起持久战”。这场 “自相矛盾” 的戏码,将美军的家底暴露得淋漓尽致。



3 月下旬,《纽约时报》曝出马斯克将听取五角大楼 “对华战争计划”,特朗普立刻跳脚否认,却又补刀 “若开战必赢”。这套 “既想当裱糊匠又想立牌坊” 的操作,让美国舆论炸了锅。毕竟,这位刚从拜登手里接过 “烂摊子” 的总统,连五角大楼的人事洗牌都没完成,就急着放狠话,难免让人怀疑是在给军工复合体 “画大饼”。

两个月后,特朗普提名的候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在参议院听证会上 “拆台” 了。这位曾在伊拉克、叙利亚战场摸爬滚打的四星中将,履历堪称华丽 —— 飞行教官、打击 ISIS 副指挥官、CIA 军事事务副主任…… 但此刻,他的坦诚却让白宫如坐针毡。“非常不幸,美国国防工业目前缺乏打持久战的能力、灵活性和速度。” 凯恩的话像一颗深水炸弹,直接炸穿了特朗普的 “战狼神话”。



凯恩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智库早就警告,美军的 “肌肉” 只适合打短期速决战,长期消耗战只会让他们 “元气大伤”。从拜登时期援乌就能看出,美国高端武器制造尚能 “秀肌肉”,但炮弹、无人机等 “消耗品” 却供应不足,甚至无法同时满足乌克兰和以色列的需求。这就好比一个拳击手,虽然拳头够硬,但耐力不足,打不了持久战。

更致命的是国防工业基础的老化。2021 年南海撞山的 “康涅狄格” 号核潜艇,在船坞外 “排队” 近两年才得以维修,预计 2026 年才能重返战场。这种 “蜗牛速度”,暴露了美国军工基建的严重滞后。有网友调侃:“美军修潜艇的时间,够中国造三艘新航母了!”

凯恩的解决方案很明确:砸钱重建军工体系。但这与特朗普的 “省钱计划” 直接冲突 —— 总统正忙着削减各领域预算,甚至想让欧洲和埃及 “分摊军费”。这就像一个人既要开豪车兜风,又不愿加油保养,结果只能在半路上抛锚。



中国军力的 “火箭式发展” 更是让美军焦虑。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已超美国,空军战机加速现代化,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更是让美军 “压力山大”。就像一个曾经的学霸,突然发现同桌的成绩突飞猛进,既震惊又不安。但凯恩也承认,解放军存在远程投送、城市作战等短板,且缺乏实战经验。这就像一场马拉松,中国选手虽然速度快,但耐力如何还有待检验。不过,美军的 “速胜论” 显然已站不住脚 —— 在中国家门口打消耗战,无异于 “太岁头上动土”。

事件曝光后,美国网友分成两派。“挺特派” 认为凯恩是 “悲观主义者”,质疑他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倒特派” 则讽刺特朗普的 “战狼外交”:“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 先把军工复合体的钱袋子塞满再说!” 国际舆论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网友调侃:“美军修潜艇的时间,够中国造三艘新航母了!” 还有人搬出历史教训:“当年越南战争就是因为低估对手陷入泥潭,美国难道要重蹈覆辙?”



这场 “将帅不和” 的闹剧,本质上是美国战略焦虑的集中爆发。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军工体系的 “空心化” 却让美军成了 “纸老虎”。凯恩的警告,就像一盆冷水泼在 “赢学” 迷梦里 —— 没有工业基础支撑的 “强大军力”,终究是空中楼阁。

未来,美国若想在大国竞争中保持优势,要么像凯恩建议的那样 “砸钱补课”,要么收缩战线 “断臂求生”。但在 “省钱” 和 “强军” 之间找到平衡,谈何容易?就像一个沉迷游戏的学生,既想考高分又不想复习,最终只能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



这场 “战争准备” 的闹剧,或许正是美国霸权黄昏的缩影。当谎言与现实激烈碰撞,当口号与实力严重脱节,等待他们的,究竟是 “王者归来” 还是 “帝国斜阳”?答案,或许就藏在特朗普的下一条推特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