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高彦均 通讯员 胡亚平/文图

春风寄哀思 文化润童心。4月2日,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的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学校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带领学生们走进清明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明节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它还和古人的农耕生活息息相关……”在班会的第一个环节,老师们借助精心制作的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解了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当大屏幕上出现“二十四节气”的古老智慧时,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惊叹于古人如何根据自然规律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伴随着朗朗的诵读声,学生们在诗句中感受清明独特的意境。老师还特别提到,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背后还有介子推的感人故事。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千年前的文化脉搏。

“看,这幅画里的老牛正在耕田呢!”在介绍清明节习俗时,老师展示了春耕的生动场景,并解释道:“牛是勤劳的象征,清明春耕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美好期盼。”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家乡的清明习俗,有的提到扫墓祭祖,有的说起踏青放风筝,还有的兴奋地描述家人做青团的过程。


为了让体验更直观,部分班级还组织了“画清明”活动。孩子们拿起画笔,有的描绘细雨中的牧童与老牛,有的画出家人团聚包青团的温馨场景,还有的用色彩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班会的最后环节,老师们展示了与清明节相关的经典艺术作品和诗词,引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五年级的马锦萌同学说:“原来清明节不仅有悲伤的怀念,还有生机勃勃的春天和希望!”


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意犹未尽,三五成群地讨论着学到的知识。学校校长孙冬梅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今后,学校还会结合更多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性更强的文化活动,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此次主题班会不仅是一堂文化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孩子们在感知清明、体验习俗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让这个古老的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