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现任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克迪曾在今年2月致信特朗普,希望在平定反政府武装“M23运动”的过程中获得美国的军事支持。作为交换条件,齐塞克迪提议美国将获得刚果(金)的关键矿产,这将“有助于美国在航空航天、汽车、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不过,作为交换条件,齐塞克迪要求特朗普签署“正式的安全协议”,以帮助他的政府军击败“M23运动”。
刚果(金)的一处矿山(资料图)
齐塞克迪口中的“M23运动”,源于一支上世纪90年代起就已在刚果(金)东部广泛活跃的反政府武装。它们或得到了卢旺达等外部国家的支持,专门和刚果(金)政府作对。最近趁着刚果内乱之际,攻占了矿产重镇—瓦利卡莱,让首都金沙萨时时处于炮火的阴影下。说严重点,如果美国不出手,齐塞克迪政府随时或被对手掀翻,但问题在于,刚果(金)的局势异常复杂,并非是美国派出几支部队就能帮齐塞克迪稳住阵脚的。分析指出,刚果(金)早就烂透了,被贫困、腐败、族群冲突渗透得体无完肤。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寻求美国支持的同时,齐塞克迪正在与特朗普的盟友埃里克·普林斯(Erik Prince)谈判。普林斯是美国私人军事承包商黑水国际的创始人,多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谈判成功,普林斯将帮助刚果(金)政府从采矿业务中征收税款。普林斯尚未与刚果(金)方面签署任何合同,但一名西方官员透露,他的代表上周造访刚果(金)首都金沙萨,讨论了如何确保该国获得采矿收入。两名刚果(金)官员称,自上个月以来,谈判一直由该国总统办公室、财政部和卢本巴希矿业公司的代表负责。
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资料图)
在能源资源方面,刚果(金)储量丰富,目前,该国已探明的石油海上储量约为3150.66万桶,陆地储量约为2000万桶。与此同时,当地的天然气总量也达到了300亿立方米。考虑到特朗普最近对乌克兰矿产垂涎三尺的举动,刚果金开出的筹码,确实有能力让它蠢蠢欲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国际社会一致认为,一旦特朗普选择支持了刚果(金)当局,那么刚果(金)内战将朝着中美代理人战争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稀土成为美国政府的一个主要关注点,生产F-35战斗机、无人机和核潜艇都需要这种材料。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正不断寻找和打造新的稀土供应链,以减轻在关键战略物资上对中国的依赖。202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了一份包含50种关键矿产的清单,认为它们在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基础设施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美国政府称,在这50种关键矿产中,美国至少有15种依赖进口,其7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更令人警惕的是,这场“矿换安全”的交易,其实是美国在非洲新冷战布局的一部分。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美国急需从中国主导的资源链中突围,尤其在新能源和稀有金属领域。刚果(金)正是切入点。而“反恐”“安全合作”“打击叛乱”等熟悉的叙事,不过是美军进入非洲、五角大楼染指资源的新包装。这场交易还有更深的国际含义:它标志着美国正从过去依赖跨国公司和私人资本控制非洲资源的方式,转向更直接的国家干预模式。
尽管刚果金政府迫切希望达成协议,但美国却并不急于出手。他们深知,刚果金的处境会越来越糟糕,而局势越恶化,美国就越能在谈判中占据优势。这是美国惯用的谈判手法——让对方陷入绝境,然后再趁机压榨更多的利益。如今,美国正在等待刚果金做出更大的让步,甚至可能要求刚果金政府直接交出部分矿区的控制权,而不仅仅是开采权。刚果金的这场危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然而,美国的军事支持并非无条件的,他们更可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