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晚在线报道,“当你看向太平洋的地图时,你会发现那里随处都是美军的基地,构成了一个个遏制中国的咽喉点”。一段在国外视频网站“油管”上获得了超20万播放和近千条评论的视频中,希腊原财政部长亚尼斯·瓦鲁法基斯生动地描述了美国在军事上对中国的战略围堵。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智库平台最新发布的“2024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美军不仅在和平时期每年在我国周边海域都会进行“数千架次的抵近侦察和数百次的针对性演习等高强度的军事活动”。



美国军舰(资料图)

美国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的次数从2023年的6次增加到2024年的8次,但停留时间大幅缩短,平均每次仅3-5天。取而代之的是,美军把更多资源投向小型舰艇和无人装备。2023年采购的LCU1700型小型登陆舰,被美军视为“南海突击利器”——这种舰艇建造难度低,战时能快速量产数百艘,配合菲律宾的9个军事基地形成“海上蜂群”。侦察活动也转向“细水长流”。此外美军在菲律宾的9个基地中,苏比克湾和吕宋岛西侧的新基地最值得警惕。

马科斯政权对美国的依赖,源自其脆弱的政治根基。其父老马科斯时期积累的100亿美元贪腐资金,成为美国手中的重要筹码。正如菲律宾前总统发言人蒂格劳所言:"美国对他(马科斯)有某种秘密的可怕控制。"这种控制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更渗透到军事安全领域。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制造外部矛盾转移国内压力。当杜特尔特时期的"君子协议"被曝光,马科斯立即否认存在此类承诺。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迎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需求。



马科斯(资料图)

到了上个世纪后半段,像越南、菲律宾这些南海边上的国家,瞅准了我们管理南海不够严的时机,抢着占了南海的好多岛和礁。他们靠在这些地方捕鱼、开采石油天然气,赚了大钱。21世纪到来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海上实力也跟着水涨船高,开始着手管理并开发远离本土的南海区域。中国这一重返南海的行动,让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很不满。时间来到2010年以后,中菲两国在黄岩岛附近海域起了冲突,这让两国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而且菲律宾目前在美国眼中有新功能,北约国家很多国家航空母舰、驱逐舰都跑到菲律宾进行访问,签下互惠准入协定。所以下一步在台岛一南一北,日本是北约国家“蓄水池”,然后菲律宾也将会成为美国北约盟友的“蓄水池”,一南一北既可以在南海、在台海形成美国式的这种介入,同时对于“北约亚太化”、“亚太北约化”也会产生重大作用。所以近日美国防长海格塞斯把菲律宾纳入囊中,而且进行首访,说明在美国印太战略中菲律宾的位置非常稳定,而且越来越重要。



南海(资料图)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菲间任何合作都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应渲染所谓威胁,挑动对抗,加剧地区紧张。我想强调的是,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不存在任何问题。一直以来,在南海纵容盟友挑衅滋事的是美方;一再编造“中国威胁”“南海航行自由”伪命题的也是美方;持续在本地区强化军事部署,妄图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还是美方。美方应摒弃冷战思维,停止挑动意识形态对抗,停止在南海挑事生非、在地区挑拨离间,不要做南海的搅局者和肇事方。

在各方博弈交织的背景下,未来的局势走向更是扑朔迷离,充满不确定性。这场关于海域、主权与力量的较量,或许只是一场更大棋局的前奏,而这场游戏中的每一步,都将意味着战略的深远影响。随着这一切的展开,南海的波浪也愈加汹涌,冲突的阴影似乎再一次笼罩在这片热水之上。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宿命;又或者,正如诺森斯所警示的那样,只有冷静的判断与理智的决策,才能使这场风暴得以平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