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3月30日,据俄新社、塔斯社等多家媒体援引乌媒Strana.ua报道称,在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地区,征兵办的多名军警当着一名男子妻子和五岁儿子的面,将其直接抓走送往前线。这种强制征兵手段,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一、关于乌克兰逃兵现象的疑问!

很多人质疑,既然乌克兰人被迫上了前线,为何不选择逃走呢?

首先,乌克兰逃兵现象确实存在,且人数众多。

2024年12月17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乌军指挥官在接受波兰《选举日报》采访时透露,乌克兰军队的逃兵人数在有些阶段甚至超过了阵亡者和伤员的总和。只有10%的逃兵后来返回部队。乌克兰最高法院院长斯坦尼斯拉夫·克拉夫琴科也在2024年10月29日宣布,关于乌军士兵逃离部队和不执行命令的案件数量大幅增加,这种情况具有威胁性。乌克兰议员安娜·斯科罗霍德指出,关于逃兵的案件数量超过10万起。据

乌克兰媒体估计,截至2024年10月底,乌克兰逃兵总数已达17万。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关于首次擅自离队军人自愿重返军队的法律,规定首次当逃兵且在限定期限内归队者可免于承担刑事责任,恢复合同继续服役。

其次,乌克兰在前线安排了督战队,逃跑者可能会立即被击毙。

此外,战场环境极其复杂,时刻存在被无人机袭击的危险。一旦上了前线,战壕可能是相对安全的地方,而不是向后逃跑。

因此,对于上了前线的乌克兰人来说,战斗或许还有活下去的可能,而逃跑则可能意味着必死无疑,大部分逃兵发生在进入战场前。

二、乌克兰征兵危机!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从2024年开始,乌克兰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不得不加速军事动员,政策调整幅度非常大。

2024年4月,乌克兰将征兵年龄下限从27岁降至25岁,预计新增5万人,但实际效果远低于预期。2024年10月,乌克兰通过法案允许征召17岁以上的青少年,准备进一步扩大兵源。2025年1月,泽连斯基政府启动了针对18-24岁年轻人的自愿入伍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是以强制征兵为主。

2024年,美国拜登政府多次敦促乌克兰将征兵年龄降至18岁,认为从“纯粹数学”角度来看,乌军需要更多兵力来对抗俄军。然而,乌方官员反驳称,武器短缺和训练不足才是核心问题,降低年龄仅是西方转移援助延迟的借口。

反对者认为,18-25岁群体是乌克兰的生育主力,强制征兵将加剧人口危机。面对这种征召行为,乌克兰人以各种方式反抗。有的家庭选择逃亡,如活动人士斯维特拉娜·波卡尔丘克将两名儿子送往国外,避免成年后被征召。在基辅街头,出现了母亲痛哭送别儿子的场景,担忧18岁的孩子将成炮灰。

乌克兰征兵办十分腐败,甚至帮助一些人谎报残疾或伪造医疗证明以逃避兵役。征兵官员突袭街头、公共交通甚至婚礼现场抓人,导致民众躲藏、伪造身份或逃亡邻国。种种手段激化了矛盾,使乌克兰人拒绝上战场,与2022年战争刚开始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2025年2月,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带着炸弹走向征兵点,与工作人员同归于尽。

2024年的调查显示,46%的乌克兰民众认为逃兵役“不可耻”。

三、乌克兰的困境!

如今,乌军每月损失约5万人,但动员仅能补充3万,兵力缺口持续扩大。俄军则凭借人口优势(总兵力是乌军的5倍)和强制征兵维持攻势。据国际红十字会调查,2024年前3个月,至少有3.7万乌克兰男性被强制送上战场,平均存活期不足三天。

联合国数据显示,2024年乌军阵亡者中82%系强制征召,适龄男性逃亡率突破65%。乌克兰战前极度贫困人口为100万,战后这一数字翻了十倍。战争导致1300万人逃离家园,其中800万人逃往西方国家,500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

乌克兰政府目前面临严重的财政困境,无法继续承担军队每月消耗50-6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

美国和俄罗斯正在准备对乌克兰的土地、矿山、资源进行瓜分。

美国提出的新的协议草案,要求对乌克兰的关键矿产、能源资产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控制,并寻求监督乌克兰政府机构的权力,被乌方高级官员形容为不公平甚至抢劫。

《华尔街日报》首席外交记者尖锐评论称,美国的最新提议实质上是将乌克兰从一个主权国家变成了特拉华州一家公司的财产。该公司将永远垄断乌克兰的自然资源和所有基础设施,并有权检查乌克兰的所有政府机构。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新提案不包括有关在俄乌战争中提供具体的安全保障。

四、法国的呼吁与美国的回应!

2025年3月16日,法国籍欧洲议会议员拉斐尔·格卢克斯曼公开呼吁法国收回位于美国纽约港自由岛的自由女神像,称美国不再体现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价值观。他批评美国移民政策,反对特朗普政府驱逐移民的举措,抨击削减科研资金、解雇研究人员的行为,并质疑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角色,认为特朗普偏袒俄罗斯。

3月17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对此回应称,美国绝对不会将自由女神像还给法国。他提到,正是因为美国,法国人现在才不用说德语,所以他们应该感恩。美国的回应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法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在二战中的表现确实备受争议。

五、代理人战争的悲剧!

乌克兰如果继续依赖强制征兵,可能陷入“越打越弱”的恶性循环。如今,乌军每月损失约5万人,但动员仅能补充3万,兵力缺口持续扩大。俄军凭借人口优势(总兵力是乌军的5倍)维持攻势。

如何平衡军事需求与国家存续,成为泽连斯基政权最严峻的考验。2014年乌克兰广场政变胜利后,西部地区的很多乌克兰人一片欢呼,仿佛走上了康庄大道。2014年后上台的乌克兰政权,一直坚持反俄亲美的立场。2021年,乌克兰准备启动加入北约的进程,成功引爆了俄乌冲突。

对于乌克兰人来说,他们有权选择国家立场,比如反俄亲欧美入北约。这个想法没有问题。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他们认为本国作为二战战胜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要求保障战略安全空间,比如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个想法也并非没有道理。

于是,强大的俄罗斯开始对相对弱小的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

有人说俄罗斯霸道,确实如此。

美国北约发动阿富汗战争击毙本拉登、发动伊拉克战争吊死萨达姆、发动利比亚战争击杀卡扎菲,这些战争难道不霸道吗?

苏联解体后,冷战虽然结束,但战争从未停止。二战后国际秩序早已被美国奉行的单极霸权破坏得体无完肤。

战争面前,从来都是各说各的理,没有共同认可的道理。

如果有,那就是胜者为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