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决定组织2025年度河南省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

01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服务“四高四争先”,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和省委政法工作重点任务,着力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02

实施方式

2025年度河南省法学研究课题采用立项评审和结项鉴定合并方式进行。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确定选题后即自行开展研究,以研究成果申请。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立法建议稿、专著、论文,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成果申报。不得以论文集申报。根据立项情况,由省法学会给予经费支持,具体数额待定。

03

课题选题

《2025年度河南省法学研究课题指南》共设第一课题(5项)、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25项)、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15项)、基础理论研究(10项)四类共55项课题。原则上须原题申报,也可根据研究需要作适当文字修改,但不得改变原意。

04

申请人条件

(一)申请人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有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二)申请人须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或科级(含)以上职务,或具有研究生学历。

(三)可以单独申报,也可以组成课题组申报,提倡教学科研人员和实务工作者联合申报。

(四)申请人作为主持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相同或类似研究内容课题的,不得重复申请。

05

申报方式

申请人登录省法学会法学研究管理系统(http://hnsfxh.kingduns.com),查阅、下载相关材料,并通过该系统进行申报,不需提交纸质资料。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31日,届时申报通道自动关闭,逾期将无法提交申报材料。

06

评审程序

省法学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内容主要包括申请人是否符合申报条件、成果与课题指南中的具体题目是否契合、成果内容是否符合学术规范、申报材料是否完备等。初审不合格的将不予进行评审。省法学会组织专家对初审合格的课题成果进行双向匿名评审,主要对成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创新性、规范性、可转化性进行评价。以专家评审结果为基础,综合考虑确定拟立项名单,由省法学会党组会议审议确定后公示。根据公示情况确定最终立项课题,每个选题最多确定1项中标。

07

其他要求

(一)课题最终成果对策建议部分不低于总字数1/4。

(二)确定立项课题需提交2500字左右成果专报,应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三)申报时需同时提交成果学术不端查重报告,重复率不得高于30%。

附件:2025年度河南省法学研究课题指南

联系人:王晓宇

联系电话:(0371)65919013,15038080215


喜欢本文,请点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