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来,张伯被便秘问题困扰的不行,一周只能排便个1~2次,每次排便还特别费劲。
和邻居聊天的时候说起这事,邻居让他赶紧去医院检查,人家网上说寿命和排便的次数相关,便秘的人寿命短。
这个说法给张伯吓得够呛,联想到自己最近总是腹胀吃不下东西,还整天没精神,十分害怕是不是已经患上了什么病,回家后赶紧打电话让儿子回来带他去医院检查。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排便困难的困扰,到底排便的次数跟寿命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一、研究发现:每天排便超过一次,心脏病风险更高
《BMJ Open 》上发表过一项由北大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将我国CKB数据库内48.7万余名年龄30~79岁的受试者数据进行了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受试者的排便频率,并进行了10年的随访。
随访期间发生了40347例缺血性心脏病、7972例主要冠状动脉事件、8943例缺血性卒中以及15281例2型糖尿病等。
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相较于每天排便1次的受试者,每日排便次数>1次,罹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12%、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3%、慢性阻塞性肺病风险增加28%、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0%、慢性肾病风险增加15%。
而每周排便次数<3次,也同样会导致患病风险增加,会让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冠状动脉事件、缺血性中风以及慢性肾病的风险增加7~22%不等。
简单来说,排便次数过多过少都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二、什么样的排便算健康?医生说出几点标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志洁提醒,排便的次数并不是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准,符合这几个标准的排便才能算是健康。
颜色:正常的粪便颜色应该是黄色的,形态似香蕉一般。如果粪便颜色为红色的话,可能是胃肠道出血所致;白色可能与肝胆、胰腺疾病相关。
性状:健康的粪便虽然软但是不会粘连便池,可以浮在水面上,水一冲就干净。如果饮食摄入过多蛋白质的话,排出的粪便会变硬;碳水化合物较高的话,粪便则容易为糊状。
味道:健康的粪便应该带有微臭味,这是内里的细菌分解产生的粪臭素所致。素食主义者的味道会更淡一些,吃肉较多的人味道会重一些。
排便感觉:正常情况下,每次排便的时间应该在5分钟内,且排便过程非常顺畅,便后没有排不干净的感觉。
三、大便出现三个异常需警惕,或是癌症信号
肿瘤专科医生潘战和表示,当粪便出现这几个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很可能是癌症发出的信号。
1、大便形状改变
粪便突然变细或是带有凹槽,可能是肠道内出现肿瘤导致粪便受到压迫所致。
2、排便习惯改变
本身规律的每日1次或2日1次排便,突然变成一日多次或多日不排,或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排完后有里急后重的感觉,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3、大便带血
粪便内带有异常的血液,一定要及时就医!一般做个指检就可以明确诱因。不要盲目认为是痔疮所致,这样很容易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很多肠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便血,但没有及时引起重视,以至于让病程持续发展到了中晚期。
排便是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排便可以作为健康的晴雨表,日常要多关注自己的排便习惯以及粪便形态,有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北大学者分析50万中国人,每天拉粑粑超过一次,心脏病风险更高》.医诺维 2022-09-15
[2]《一天有两个“排便黄金时间”!消化科医生:有助预防肛肠疾病》.生命时报 2021-04-08
[3]《来自大便的3个癌症预警》.肿瘤专科医生 2024-06-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